尉遲義的緊急軍情很快出現在了第二天的朝會上,順昌皇帝一臉茫然地聽著朝堂上雙方的爭峙,一時間也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了。
支援尉遲義的一方,自然是尉遲儉和諸位大臣,他們認為如今這個時候,正是將契丹拖垮的時候,以大楚的國力和人力物力,就算是契丹幅員遼闊,也經不起這番折騰。
而反對尉遲義的一方,卻是以鄭王趙克為首的皇室成員。如今鄭王已然回到了朝中,順昌帝深感自己在朝堂上力量不足,只有一個尹凱又是武官,所以特別讓鄭王以諮政為由參與朝政。
鄭王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北地的戰亂初平,燕京久攻不下,契丹人也正在各處徵兵支援,這麼打下去對於大楚國來說,也是力不從心,不若便這些與之講和,與民休養生機,以防國內生變。
卻也在這個時候,契丹的使臣也到了開封,自然是為了尋求和解的事情,但是,朝堂上的意見沒有統一之時,順昌帝聽從了尹凱的建議,暫時沒有召見契丹的使者。
聽著殿中兩方面的人唇槍舌箭的爭吵,一直就沒有結果,順昌帝終於還是忍不住地揮手讓大家消停一下,然後問著一直站在邊上,不發一聲的尹凱:“尹愛卿,你覺得他們的意見如何呢?”
尹凱對這個順昌皇帝的問話,早就已然習慣了,他也知道,順昌皇帝就是一個沒有主意的人,一直是把自己當成了他的主心鼓。
當下,尹凱只得出班道:“尉遲元帥的話也有道理,若是能夠在燕京城下將契丹人拖住,他們便也再沒有機會南下來對我們北地進行掠奪,把戰火就燒在契丹國境,也是不錯!但是,如此一來,就怕窮兵黷武,到時國家也被拖進泥淖中無法自拔。”
兵部尚書湯燦嘲諷地道:“尹大人這話說得與沒說一般。”
尹凱看了他一眼,又接著道:“陛下,為臣的意思是燕京之戰可以繼續打下去,但是需要有一個時間的限制,若是一年內無法拿下燕京城,那麼還是議和的好!”
順昌皇帝的眼睛一亮,如今燕京之戰已然打了快五個月,雙方都不好受,尹凱這等於是給尉遲義劃了一道紅線,若是過了一年還拿不下燕京城,那麼這仗也便不用打了。
的確,大楚朝可以支援尉遲義在燕京打上一年的仗,但是時間再長的話,也是吃不消的。先不說那些兵力的補充,便是每日運送的糧草,就足足耗費了國庫一半的庫銀了。
“好!”不再等其他的大臣們說話,順昌皇帝當即決定著道:“那麼,咱們就以一年為限,若是尉遲義能夠在一年內拿下燕京城,那就不用說別的;若是一年了還打不下來,便退兵吧!”
“聖上英明!”鄭王當先地擁護著。
其他人見狀,也不敢再強爭什麼。
樞密院使不由得問道:“那麼,尉遲義所請求增兵一事呢?”
順昌皇帝再一次求教一樣得看向尹凱。
尹凱道:“陛下,臣以為,在這一年之中,朝中應該全力支援尉遲元帥的征討!”
“嗯!”順昌皇帝點著頭,道:“這也正是朕的意思!”
邊上的尉遲儉心下裡有些生氣,曾幾何時,尹凱這個被他大哥棄用的人武將,反而成了朝中最有權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