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複地四)
尉遲義帶著王小山的五百火槍騎兵,在夜幕的掩護之下,悄悄地離開了大名城。
在離開大名城之前,他將城裡城外的事務都進行了處理,還特意將兵符令箭交與崔明遠,讓他代自己行令。
在尉遲義離開大名城的時候,除了崔明遠之外,並沒有再告訴第二個人,便是連鄭王也不知曉。
所以,沒有人知道尉遲義不在大名城。
此時,尉遲義帶著五百人,已然悄悄地走進了磁州之南的河內軍營中。
金崎親自將尉遲義迎進了他的中軍大帳,屏退了不相幹的人眾,營中只留下了金崎與斥候頭目孫偉。
尉遲義此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專心致志地對付顏毅和欒山。
對手合兵在一起可是二十萬人,而金崎所帶的河內禁軍,總人數不過是十萬人而已,包括當初他在澤州與欒山對峙的三支從洛陽調過來的禁軍,還有一萬多的河內廂兵。
實際上,這些兵馬,與北地的楚軍精銳相比,只能算是二流部隊。
便是連金崎也有些懷疑,憑著這麼樣的十萬人,又如何能夠戰勝欒山和顏毅呢?
“邯鄲方面的情況怎麼樣?”尉遲義問著孫偉。
孫偉道:“欒山的十萬人馬開進邯鄲城,令顏毅的十萬人馬,依然駐守在原地磁州附近,只是將磁州和邯鄲的府庫糧倉都搬運一空,往壺關去了。”
孫偉的報,原本也是尉遲義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些錢財與鐵坯,如今也只能看作是身外之物,想要保全是不可能的了。
“他們有什麼軍事行動嗎?”尉遲義問。
孫偉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昨天顏毅往邯鄲去見了欒山,陪著顏毅一起去的還有……”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抬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金崎。
“誰?”
金崎微微輕嘆著,還是點了點頭。
孫偉道:“是許七!”。
“咳!咳!”尉遲義只覺得胸口有些氣血翻湧,忍不住地猛咳了一陣。
“義哥!”金崎連忙上前,擔心地問:“你病了?”
尉遲義擺了擺手,道:“不礙事,只是略感風寒。”說著,問著孫偉:“他們去見了欒山,你可知道談了些什麼?”
孫偉道:“邯鄲太守府的侍衛長是咱們鷹眼組織的人,在邯鄲城被陷的時候,他第一個投降了欒山,故而得到了欒山的信任,仍然委任他為太守府侍衛長,在顏毅與許七和欒山見面的時候,他有意親自擔任外面的警戒,偷聽了他們在廳中的談話!”
“哦?”尉遲義問:“他們談得什麼?”
孫偉道:“自然是針對咱們楚軍的對策。顏毅給欒山出了三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