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名一)
尉遲義再一次從京城出發,往大名城而去,只是這一次,他的身邊只帶著了五百名騎兵,而這些騎兵的隊長竟然就是王小山。
與眾不同的是,所有的騎兵除了腰間懸掛著馬刀之外,他們統一地還揹著一把火槍。
從出開封城門開始,尹凱便一直陪著他前行,但是,這一路上兩個人竟然十分默契一般得沒有說上一句話來。
一直走到了十裡長亭,尉遲義勒住了馬,尹凱也勒住了馬。
“多謝尹大人相送!”尉遲義客套地向著尹凱拱著手。
尹凱苦笑著也還以一禮,道:“康王殿下,此一去,戰場險惡,希望不久之後,便能夠迎得殿下凱旋而歸!”
“承蒙尹大人吉言,孤這一次出征北地,定然不勝不休,還請尹大人多在陛下面前多作美言,且莫斷了北地之軍的供給!”尉遲義道。
“這一點康王盡管放心!呵呵,有令兄尉遲儉大人在朝,想來也不可能斷了康王的給養。”
尉遲義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見到尉遲義準備離去,尹凱還是忍不住地問道:“康王此去北地,可以多少的把握能勝契丹人呢?”
尉遲義沒有回答,反問著他道:“若是尹大人出任北地之帥,你有多少把握能夠打贏此仗呢?”
尹凱道:“此時在下還真得考慮過,對於耶律休達,那隻不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家夥,並不足以為俱;只是面對顏毅,我卻無半分把握能夠贏他。”
尉遲義微微一笑,道:“若是對付顏毅,本王也沒有那麼多的把握能夠勝他,但是如今北地的局面不同,面對的是耶律休達。想那耶律休達,本事不大,但是卻好為權謀,顏毅在他的手下,便算是有千般得本領,到頭來也只剩得一二。故而,若是本王能夠擋住他的那三板斧,至令大名城不丟,便是最保守的估算,拖也能將之拖死!”
尹凱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道:“原來康王是想要效仿司馬懿之策,不戰而敗諸葛亮的辦法,來應對北地的危局?”
尉遲義反問著尹凱:“難道尹大人有更好的策略嗎?”
尹凱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如今也只有這種辦法可行,敵眾我寡,也只有以此種方式,與敵消耗國力,令其疲憊,不戰自退。”
尉遲義笑著點了點頭。的確,按照他所擬定的策略,與敵人對峙之中的結果,就是比拼兩國的綜合國力。大楚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論起經經濟實力來說,就是把周圍幾個國家綁在一起,也不能望其項背;而契丹雖然也十分得遼闊,但是多是貧瘠之地,人口又稀少,耗將下來的結果就便可想而知了。
尹凱這才明白,剛才為什麼尉遲義一再叮嚀他不要讓朝中斷了他的給養,也難怪他不需要再多新增二十萬兵力。
的確,大楚以二十萬的兵力,來消耗契丹人四十萬的兵力,這其中的奧妙自不是一般人能夠理想的。
也只有尉遲義敢想到要以二十萬兵力來對付敵人的四十萬大軍了。
尹凱不得不承認,在軍事上自己還是遜於尉遲義的。
他又看了看尉遲義帶出城來的這五百火槍兵,問道:“這些就是咱們大楚國的火槍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