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花節四)
畫舫在太掖池的湖裡環遊了一圈,然後奔向了湖心島。
這座湖心島也有五六百畝大,環島一週外面種的垂柳,裡面種的也是桃樹,只不過這裡的桃樹要比湖邊的桃樹長得要大了許多,也許不是誰都能夠隨便上島的,反而令島上的桃樹開得格外得豔麗,便是連花骨朵也特別得飽滿。
湖中間有一座三層高的樓臺,叫作望波樓,那本來也是皇家的茶樓,只是因為太後和契丹皇帝並不常在燕京,所以多半的時候,這個茶樓是關閉的。
負責守樓的樓衛也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開放茶樓,以賺取一些錢,當然,這種生意也是經過皇家允許的,樓衛可以得到利潤的百分之十,其餘賺來的錢,盡數交給離宮的管理部門,這樣每年府庫也可以少撥些銀錢到離宮來。
望波樓本身就是一個象徵,雖然茶樓裡所供的茶水也不見得比開封普通茶廝裡的要好多少,但是能夠到望波樓裡喝茶,這本身就是極其風光的事情,所以所有來到太掖池看桃花的人,無不想到望波樓裡品茶。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同時也為了提高望波樓的名氣,每年的這個時候,樓衛官都會特意從南國請來了有名的樂師和歌妓,便在這三天的盛會裡,把望波樓的最高層的三樓當成平臺,由著樂師和歌妓在那裡表演,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樓上樓下聽曲喝茶。
當然,所有進入到望波樓的客人,都不會是白來的,便是從陸岸通到湖心島的渡船,也要比別處的渡船貴了許多,如此一來,他便分出了高下。那些窮人是捨不得花那錢坐船到湖心,然後再花一份錢過渡回岸上的。也只有有錢人,或者愛好風月的文人墨客們,才會捨得出這份錢。
便是到了茶樓內,雖然不用買票,但是幹坐著聽曲卻又是沒有面,如何也要叫上一壺茶,要幾盤幹果和點心,一邊與友人閑談,一邊聽著樓上的樂師與歌妓哼唱,那才是最為愜意的時光。
對於茶樓的經營樓衛官來,只要買他的茶喝,他便有錢賺了。這裡的茶水也比普通街市上的茶樓茶水要貴了許多,若是同樣的茶葉,別人賣十文錢一壺的話,他這裡卻能夠賣到三十文。
畢竟這裡是皇家離宮的一部分,能夠開放出來,由著百姓同樂,便是貴上三倍的價錢,也是有人願意買單的。
每年的這三天桃花節,望波樓的生意都火爆異常,還時時有人找不到位置,只要是不下雨的話,樓衛官便在樓的外面加幾張桌,也不少收半分錢。
對於能夠上島來的遊客們來,就算是坐在樓的外面,置身在桃花叢中,一邊品茶,一邊聽曲,一邊看花,卻也算是有著別樣的詩情畫意了,便沒有人去爭什麼樓裡樓外了。反而還有些人覺得坐在樓外,更能夠體驗到春天的氣息,看到更美的風景。
青鸞公主來到望波樓,這裡的樓衛官早就為他們準備下了單獨的雅間,正是因為公主的身份,所以自然是不能與普通的茶客相同的。
青鸞公主的雅間位於茶樓的二樓南面臨窗處,這是一個用四季屏風隔開的空間,大家可以圍坐在一張大桌上,茶倌早早就準備好了茶水和點心,擺滿了一桌,等著駙馬府裡過來的人享用。
而相對於公主來,他們並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茶水錢,因為這裡本來就算是皇家的地方。只是按照慣例,公主要離開的時候,都會進行打賞,而那打賞的錢,只比茶水錢多,不比茶水錢少。所以裡外裡,樓衛官還是非常合適的。
許雲起等人隨著青鸞公主一行上了二樓,來到了樓衛官專門替他們準備的雅座裡,三面圍著屏風,卻也能夠聽到樓上的音樂和歌聲。
樓衛官親自將青鸞公主迎到座位上,青鸞公主側耳聽了一下樓上的樂曲,問著樓衛官:“不知道今年你們請的是哪位樂師和哪位歌妓呢?”
樓衛官道:“今年我們是從南國的開封城請來的樂師,這個樂師原是已經過世的琴師名家樂和的二弟,叫作封城,他帶著他的兩個徒弟前來,那個唱歌的女,是他的女兒,叫作封悅娘,也是開封有名的歌妓!”
許雲起不由得一動,樂和這個人她是聽過的,那是中原一帶最有名的琴師,據他收了三個徒弟,每一個徒弟都是樂中高手,尤其是彈得一手好琴。而這個二徒弟封城她也是見過的,那還是洛過滿月的時候,尉遲義請的就是封城到他的私宅表演。
只不過,許雲起卻並沒有聽過封城還有一個唱歌不錯的女兒。此時細聽,那聲音的確亮若金雞,脆如夏蟬,分外好聽。那樂曲由著琴、瑟和洞蕭三種樂器合成,音樂嫋嫋如行雲流水一般,引商刻羽,娓娓動聽;而那唱者的唱功也不同凡響,高音時,嗓掉上去,不絕如縷,又連綿不斷還掛著一絲相連,不見有半分的停斷;中音時,又恍若繁弦急管,彷彿是鄰家的女兒在絮叨磨耳;低音時,如泣如訴,卻又哀而不傷。
眾人都在側耳聽著,此時,那封悅娘唱的正是李商隱的那一首《錦瑟》,便是連青鸞公主也聽得入了神。
許雲起不由得看向了齊增,記得他見到這首詩的時候,卻是懷著異樣的感情。此時的齊增一邊聽著曲,一邊不由自主的看向林花,只是林花站在自己的身邊,卻是眼望著窗外的湖面,也不知道在看些什麼。
邊上的樓衛官道:“按老規矩,若是有誰能夠即興寫出好的詩詞來,也可以交由的,的會讓封悅娘進行演唱,不過,人家不會白唱的,需要給她十文錢!”
青鸞公主一笑,道:“那是文人的遊戲,我們這裡都是武人!”著,看了看身邊的駙馬和他帶來的幾員武將,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又把目光投到了許雲起的身上,笑著問道:“許夫人,你可有雅興,能作詩詞嗎?”
許雲起的心頭驀然一動,微笑著點了點頭,道:“若是公主不在意的話,民婦倒是願意獻醜!”
大家都是一愣,青鸞公主卻是來了興致,馬上對著樓衛官道:“那就煩請閣下取過筆墨紙硯來!”
對於青鸞公主來,每年的望波樓聽音品茶,實際上也是各府各衙門拼詩拼詞的所在,那些即興寫下的新詩新詞,交由歌妓嘹亮的歌喉唱出來,馬上會得到眾人的品評。若是寫得好,大家自然會十分風光;若是寫得不好,不免又會受到大家的嘲笑。過後,還會有好事的人將所有的新詩新詞拿出來比較,選出最好的進行傳唱。
故而,許多府院和衙門,為了不在這種歌會上丟臉,都會請些有水平的文人來助興。當然,那些文人也會因為受到邀請,不用出錢就能夠到太掖池賞桃花,也是樂得其中的。
只是對於駙馬府來,一直是看客和聽客,還從來沒有去參與其中過。如今看到許雲起願意執筆,青鸞公主自然也願意她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