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眾人問道“難道我們自己就不能生產這些嗎?”
“能生產倒是能生產,但是我們缺少技術啊!”有幹部說道。
林強生點頭“是啊,我們有那麼多的工業企業,為啥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呢。我們的企業裡有那麼多的機器,就算沒有經驗,我們可以去學嘛,學會了自己把生產裝置造出來,不困難吧?”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可以自己去南方學習,回來自己生產生產,搞自力更生自產自足。有人說現在已經不時興這些了,技術裝置是要花大價錢的,小打小鬧不行了!”
輕拍著桌子,林強生道“但我說,南方來的商品就是小打小鬧造起來的,他們由小到大漸進式發展,南方很多的企業主已經把小作坊壯大成了大工廠了!”
他沉重的對眾人說道“這是個問題啊同志們,我們大的幹不了小的不想幹,這怎麼能賺錢呢?大家都等靠要,把市場白白讓給別人,以後你就是想幹也幹不起來了!
為什麼?因為人家的經濟規模上來了,品牌建立起來了,老百姓又不傻,誰還認你的三無產品?!”
在場的領導都樂不出來了,大家也都若有所思,好多人的臉色都非常尷尬,他們正是有林強生說的一些消極思想,覺得再等等國家的政策興許能轉變。
餘書記說道“小林說的實事求是,我們有些幹部的思想啊,真是需要改變一下了!”
林強生剛說了一些讓領導們難看的話,接著他說了一些好的事情“經我瞭解,下面企業還是有些想法,之所以發展緩慢,也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整個經濟就是圍繞著重工業發展的,在完成國家任務的同時,企業很難有自主權。”
林向榮疑惑的問道“強生,你說這話可不對了,去年全市的經濟改革就是擴大企業自主權啊,現在的企業可比以前自主多了,市裡也放開了讓這些廠子總經理挑起責任。”
林強生向老爸點了點頭,他看向眾人說道“市裡也確實做了一些努力,我說這話可能大家不信,市政府也沒有約束企業發展,反而放開了自主權,怎麼我還說企業沒有自主權呢!”
他答道“也許市裡還沒有意識到,我們的配套制度跟上了嗎?如何保證企業獲得自主權後,真的能讓他們發展起來嗎?還有什麼樣的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
雖然市裡上下求變,但是我們中間那一層的具體辦事制度,是不是制度制約了我們的腳步啊,企業想有所改變,但是層層制約下來什麼事也辦不成!
你想搞生產,搞點貸款吧,抱歉,銀行收緊銀根,現在賣國債吸儲還弄不過來,哪有錢貸給你!”
眾人都笑了,現在確實是這樣,國債都攤派到政府來了。
林強生又道“你想搞點計劃外原料,抱歉,沒有關係根本輪不到你。我省雖然是資源大省,可是資源叫眾多的中央企業佔據了,那都是國家的,你想發展搞點鐵啊、紡織原料、化纖原料什麼的,都要看國企的臉色。這還是企業,個人想開辦工廠辦都辦不下來,老百姓想致富難上加難,怎麼發展!”
他重重的說道“沒有錢再沒有資源,我們如何發展市場經濟。所以說,不僅要政策,還要有決心改變自身經濟不利的處境,把投資環境改善過來啊!”
林向榮閉了口,現在他說什麼都不合適,於是只能看向老書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餘宏達書記向他微微點頭,對眾人說道“小林說得不錯,我們今後要把改善投資環境當做重點來抓!這方面南方特區已經有了成功經驗,大家要認認真真的跟人家學習,把特區的那套學過來,我們市的經濟就有很大改觀!”
林強生說道“我計劃在市中心的百貨大樓和中心路上的百花小商品市場的門前豎一塊大牌子,上寫想發展走市場經濟,想賺錢就去下海創業!”
他向餘書記問道“沒問題吧?”
餘宏達笑道“沒問題,你的這個辦法好,我看南方都在宣傳鼓勵下海經商,我們這也要宣傳一下嘛!”
林強生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不光是宣傳,我會在這兩個地點建立諮詢機構,專門為想要創辦企業的人提供服務,幫助他們建立工廠,無論生產服裝鞋帽,還是日用商品,我們都給與幫助!
我省地靠蘇聯遠東,從市坐火車到滿洲里,對面有蘇聯那麼大的市場,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說不定將來還要把我們的商品賣到莫斯科,換回大量的鋼鐵和重要原材料!”
餘宏達驚訝的道“哦?小林你的志氣倒是不蘇聯人可不好相與!”
林向榮也很震驚的看著兒子,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這麼大口氣,雖然中蘇關係有所改善,但是也沒發展到大規模貿易的程度。
林強生笑道“沒問題,我覺得蘇聯早晚會開放邊貿的,我對這個有信心!”
大家也都覺得林強生敢說敢做,對他這個和蘇聯大搞貿易的想法非常好奇,當然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