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爾城位於奧地利北部州,是一座擁有1000年曆史的古老城鎮,它是奧地利製造業的中心,有很悠久的歷史,自14世紀這裡就是著名的金屬加工中心,在17世紀中期這裡每年都為奧地利的國王軍生產數千把步槍、騎槍、手槍。
奧地利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優秀的槍械製造業得以延續,這個國家雖然但是卻有幾個有名的武器製造商。一個是創造的斯太爾曼利夏,另一個就是格洛克。
1977年斯太爾曼利夏推出了傘兵突擊步槍,1978年正式批次生產裝備奧地利陸軍,緊跟著訂購了裝備自己的軍隊,然後是阿曼、沙特,85年澳大利亞軍隊又採用了,之後是愛爾蘭、紐西蘭,也裝備了世界很多國家的執法機構。
這款槍的設計非常經典,而且它的使用壽命長、美觀可靠。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被批次列裝的無託式突擊步槍,在世界輕武器領域掀起了無託槍械的設計熱潮,雖然它不是第一種無託步槍,但卻是最成功的一款。
斯太爾城的幾家工廠的總部都使用斯太爾這個名字,如斯太爾兵工廠、卡車製造廠和汽車製造廠,雖然城市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卻是名副其實的工業重鎮。
現在中國的重汽集團正與斯太爾重型卡車製造公司合作,引進總質量1640噸的斯太爾91系列重型卡車,還引進了配套的變速箱、轉向器和富勒變速器等,建設規模年產重型卡車1萬輛、發動機5000臺的生產基地。
今年,濟.南成立了重汽技術中心,吸收消化斯太爾91系列重卡及配套裝置,全國有10多個省份的載重車生產廠家和相關科研單位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濟.南重汽,就等著重汽把工作幹完,大傢伙好一股腦的撲上去分享勝利果實。
林強生當然不能做這麼沒品的事情,東星是要分享技術成果,但最起碼也要交點學費才行。
斯塔爾曼利夏公司的霍斯特韋斯珀接待了林強生一行人,他是突擊步槍的設計者之一,也是手槍的設計者。此外還有奧地利軍事技術辦公室的沃爾特斯托爾上校在旁監督,他曾負責監督研製的程序。
斯太爾和奧地利政府對待這一行人還是很重視的,又由於母公司斯太爾戴姆勒普赫與重汽的良好合作,奧地利人不是第一次和中國人打交道,所以大家顯得就不那麼陌生。
林強生和李偉如等人直接來到了斯太爾兵工廠,參觀了武器陳列室,也就看到了讓奧地利人引以為豪的突擊步槍。
朵英賢非常喜歡這種無託式的結構,他對眾人說道“將來無託槍可能就代表了世界輕武器的主流,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採用了無託槍作為主戰武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看了看林強生。
朵英賢像似對他說道“無託槍有著很多優點,比如在不縮短槍管的情況下,縮短全了槍長,減輕了重量,攜行方便,行動靈活,適合小口徑,近戰、巷戰、叢林戰都比較合適。”
韋斯珀經過翻譯,接過話來,他的德語腔調很怪異,翻譯一直皺著眉頭努力的聽。
“我贊成朵先生的說法,我們的使用使用者不斷髮來槍械的使用情況,充分證明了這些優點,而且,無託槍的整體更為平直,這對保持精準度很有幫助,而且它的重量輕,人工機效好,非常便於突擊部隊或者執法機構使用!”
李偉如對韋斯珀點了點頭,說道“我們中國也在進行無槍托的設計,希望借鑑你們的成功經驗。”
他想著這位就是的主要設計師之一,倘若他能透露一些技術細節,那對他們的研究就太重要了,一旁的朵英賢也想到了。
韋斯珀大方的說道“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探討一下。”
朵英賢大喜,立刻向他問道“請問,突擊步槍的設計思路是什麼?”
韋斯珀說道“這個計劃其實是從1960年開始的,當時就是要替換自動步槍,軍方要求得到一把精度不低於前者,可靠性不低於,重量不大於16,全長不得超過現代衝鋒槍的突擊步槍,而又要求是一把步槍、卡賓槍、衝鋒槍的多槍種集合的多功能武器。
綜合考慮之下,我們覺得無託式的設計更能體現這些要求,再加上當時的自動步槍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設計思想了,我們把這些理念都拿過來,例如無託式設計、模組化,還大量採用了鋁合金、工程塑膠減輕重量,使用了很多現代複合材料替代金屬材質。
總之,就是把以往已知的設計理念聰明的組合起來,把這些都融合在我們的當中,結果發現它是如此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