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爾非常氣憤的回了美國,這件事情林強生交給方面處理,以他的身份也不太好參與,而且中方的某些部門連美國人的面子都不給,那就更不會把林強生這個假外商放在眼裡了,他也懂得小鬼難纏,在這件事情主動的退避三舍。
緊接著又把公司三把手弗利派到了北.京,這回中方顯然沒有接待克萊爾那麼積極,只有北汽的趙乃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聖皮爾出面,最後在弗利的要求下,才見到了北汽董事長吳忠良。
這是第三回談判,北汽方面仍然糾結於國產化、出口返銷、第二代軍車的開發等問題,弗利沒有得到北汽方面是否有支付進口散件的能力,進口許可證依然看不到希望。
自此雙方關係鬧僵,事態升級,弗利向董事會、董事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從2月19日開始,的經理部不應為切諾基專案批准任何資本預算。這就意味著,方面什麼錢都不能花,國產化也沒戲了。
而據在北汽的聖皮爾報告,中方董事會和中央,都沒有預料到事態會這麼嚴重,中方原本以為還會再來和他們談判扯皮,直到把對方拖乏為止,他們從來沒想過美國人的不合作,不是開玩笑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弗利回到美國,已經開始研究關閉,甚至還在美國的汽車工業雜誌上發表文章,中國的切諾基要停產?疑問句似的標題就這麼直接刊發了出來。
這個事情相當嚴重,中方從來沒有想過家醜外揚,他們沒有意識到方面已經沒有辦法了。
切諾基風波終於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國、歐洲、日本、香港等眾多媒體相繼就這件事情展開了深入的報道。
香港報紙說,缺乏外匯,吉普車臨危,產量急劇削減。美國金融時報說,現金危機打擊了吉普企業。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是,盛開的中國投資之花凋謝,令人臉紅...這些潑冷水似的言論,都給中國投資熱潮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林強生不願意參與過問的情況下,董事會是迅速而果斷的,他們首先召回了全部專家,推遲了中方人員來美培訓的時間。
然後就是正式通知北汽董事會,將於6月停產,另外在產量和價格未達成協議前,不同意批准任何資本運算,而且這件糾紛事件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外交的層面,將向美國商務部上交這場糾紛的備案,向美國駐中國大使反應情況,這也導致了兩國的外交部門正式出面。
事情鬧到了這一步還是管用的,中央認為也需要多關注一下北汽的事情。5月份,姚副總理親自主持眾多政府部門會談,計委、經貿部、經委、海關總署、京城政府、中央銀行等多部門代表參加了會議。
姚副總理表示,北汽合資專案國家還是要出一點錢的,各部門要認真對待這次事件,並且中央決定今後對待外商要更加細緻的工作,要充分尊重外商。
切諾基風波還是有很大意義的,正因為有了這件事情,中央才意識到以往對待外商的態度有很大問題,從而出臺了一部新的外資企業法。
之後就是朱總親自出面,著急各有關人員研究決議,最後又同來華的克萊爾親自見面,最終由雙方協議,未來五年內北汽將採購1.25萬輛汽車散件,總價值1.2億美元。
最關心的就是能否收到錢,協議達成後,國產化、新型軍用越野車的開發等問題也都好談了,最後雙方決定關於的後繼投資總額及國產化專案,預計為6580萬美元的投資額度。北汽切諾基合資公司除了自己解決5000多萬美元之外,剩下不足的由國家出1000萬美元,北.京政府出幾百萬美元,關於1.2億美元的零件採購費用由中央銀行貸款解決。
事情得以圓滿解決,切諾基風波催生了新的外資法律出臺,對於外資企業的投資保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某方面來說震懾了一些人。
林強生也鬆了一大口氣,在這件事情上他沒有改變歷史,影響中國吸引外資的黑鍋他可不想背,總算是迎來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