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想在國外買到高精尖裝置也成了奢望,東星公司已經進入了各國政府的黑名單,包括設在國外的那些研究所也休想得到先進加工技術了。最起碼在這幾年內,東星公司是買不到新技術產品了!
幾年時間,沒準那時候的加工技術又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等不了幾年時間東星的技術就會落後下去!
這時期國外的很多光電實驗室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研發,很多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都是兩班倒甚至三班倒不間斷的進行科研,東星公司怎麼可能有時間拖延!
等楊萬立和董方兩位教授坐下後,林強生轉過了頭來面對幾人說道“教授們,我想現在對於東星公司來說,是到了最艱難的時刻,將來是龍頭還是鳳尾就看兩位的了!”
他看了看董方教授和楊萬立,他們兩人都是東星公司負責機械研發的最高階研究學者,這倒不是他們的技術比別人更高,而是因為他們是參加東星最早的一批專家而且雙方也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林強生看著董方教授問道“現在仿製工作進展到哪個階段了?還需要多少時間能製造出和德國裝置一樣的加工精度?”
董方拿下眼鏡胡亂的擦了一下重新戴上,說道“德國裝置的加工技術可以達到1μ以下尺寸精度,形狀精度0.1μ以下,表面最大粗糙度 0.01μ?。目前我們的尺寸精度已經突破了1.5微米,但始終徘徊在1.2微米左右!”
林強生趕緊問道“是哪方面有問題?”
董方教授看了看徐然學和李國賢,見他們兩人也比較好奇東星的技術,於是聲音低了低說道“導軌控制方面,裝配上,都要差一些。”
“不錯嘛,老董,你們東星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可以了!要知道國家專案也沒用上這麼好的裝置啊,而且你們還能造出來,了不起!”李國賢教授伸出大拇指說道。
董方教授咳嗽了一聲臉上稍稍有些驕傲。他繼而向眾人謙虛的解釋說道“超精密加工技術涉及多個學科,它是始終採用當代最新科技成果來提高加工精度和完善自身的,所以超精密技術必須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只依靠東星的力量我覺得不現實,現在也就到這種程度頂天了!”
他看向林強生問道“是不是能夠讓國家的一些單位也參與進來?有了超精密機床只是基礎。東星還缺乏必要的一些重要技術支援,如鐳射技術,奈米技術!還有東星自己也要加強超精密切削技術的研發總結,在金剛石刀具、陶瓷刀具,加工硬脆材料的表面微小結構單晶材料技術上進行攻關。還有超精密磨削技術、拋光技術。乃至鐳射切割定位技術等等,這些都需要國內一些重點研究單位的參與,有了先進學科專案的加入,才算是完善了精密工程這項學科!”
楊萬立點了點頭說道“老董說的不錯,製造一臺超精密裝置,涉及機械、模具、液壓、電子、半導體、光學、感測器和測量技術及金屬加工技術等等學科,解決了超精密裝置簡直是一次工業上的大邁進大革命啊!”
林強生點了點頭,他看了一眼徐然學教授和李國賢教授說道“徐教授,李教授,我知道你們兩所大學都有高精密儀器研究所。但是你們的力量那還不夠,我東星有心促成合作,我需要你們兩所大學貢獻一些技術出來,咱們一起共同開發超精密儀器怎麼樣?我出錢,一起搞研發!”
徐教授和李國賢教授兩人互相看了看,李國賢問道“說說看,你們看上了工大什麼學科?不過一些學科實驗室可是有著國家重點研究專案啊!”
“對啊,我工程學院也有高精密儀器研究室,不過好多都是有軍事專案的,保密性很嚴!小林你先說說。我回去跟上級領導彙報彙報!”徐然學教授也說道。
林強生說道“我要的其實都是超精密裝置上必須的技術,一起搞研發對你們也有好處!”
他看著李國賢教授說道“我要工大最好的導軌制造技術和人才、鐳射技術實驗室也來一起參與研發!”然後看著徐然學教授說道“我要測量技術、光學技術!”
林強生所說的都是兩家院校參加國內大型專案幾十年來研究積累的技術強項,是參加潛艇、火箭、衛星等等國家重點工程累計下來的寶貴經驗!
兩位教授有些遲疑,不過看著林強生熱切的眼神。李國賢教授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小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我回去就向校長說!”
林強生說道“李教授,我們東星公司過去也給你們加工過零配件的,而且機床你們也見過。利用零配件國家還組裝出了一臺加工中心,我想這臺裝置你們也有份參與吧,我就要研究進展就行了!國家也不能白拿我的裝置,是到了共享的時候了!”
徐然學驚奇的看了看李國賢,李國賢笑著對林強生說道“好啊在這等著呢,我說你當初怎麼那麼痛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