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暗自點頭,已經十分希望這個事情是真的了,他向林向榮說道:“你和外方多多接觸,看看省裡怎麼做合適?要不要辦個宴會,請一下這個埃裡克松?”
林向榮笑道:“可以。我回去就和埃裡克說一聲,我和他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與此同時,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姚濱也親在到了濱城。並和省內一些央企接觸。
中央在瞭解了濱城汽車公司的合資方在國外接到大量的訂單之後,也十分重視這個專案。不說它能為國家提供大量的外匯,就汽車零配件出口這項意義就很重大!
往常在廣交會上出口的多是農產品、手工業品,再就是向國際上出口資源,石油、煤礦。如今終於有一項高技術工業產品了,怎能不引起中央的重視!
饒斌此次來到濱城,就是帶著任務來的。那就是一定要幫助國內的工業企業。很好的完成這批訂單,以給國內的汽車工業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饒斌來到濱城。先是走訪了省城各個央企,然後和各方的領導進行了會談,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東安航空發動機公司上。
這家隸屬於中航的航空發動機公司,擁有大量成熟的技術工人和完善的企業科研能力。另外。東安公司還有意向汽車產業發展,以完成軍轉民企業改革。他們的領導傾向於向外方引進汽車製造技術,正打算聯絡濱城汽車廠的合資方,申請已經遞到了中央。
歷史上,從80年開始,東安公司從日本先後引進了小貨車、麵包汽車的製造技術。
饒斌見了東安公司的領導班子,肯定了他們軍轉民進入汽車製造領域的想法,並帶來了中央的批准。
東安的領導班子高興了一番,然後就馬上商量到底是聯絡濱城汽車廠的合資方還是聯絡日本人。原本廠子裡就有兩個聲音。一個是聯絡濱城汽車公司的合資方,一個是聯絡日本人。因為日本人的技術很先進,廠子裡的一些領導比較看好。
但是濱城汽車公司這一年實在是發展太快了。他們都看在了眼裡。
一年簽約、一年建廠、一年出產品,一年的時間專案就呱呱落地,這個實際效果太有說服力了!哪個能說有比他們更好的選擇,大耳瓜子呼死他!
目前,濱城汽車公司正開足馬力生產,上個月的月產車數量據通報有3000輛。這個月就翻了一番,很快就要達到6千輛。這可是sh汽車一年的產量啊!
照這麼發展下去。相信濱城汽車公司很快就能達到設計的產能,全年生產15萬輛轎車!
這種速度,當然讓東安公司上下看著眼紅心跳。他們這麼有實力的央企,製造飛機、直升機發動機的企業,如果改行製造汽車那肯定是更加得心應手啊!
首先,他們就不需要建新廠,原有廠房也是建設不久的,而且規模很大。完全有成為汽車製造企業的能力。
“你們要主動的聯絡外方,我看就先聯絡一下濱城汽車公司的合資方,看看他們對東安動力有沒有合作的想法,日本人還是先放一放吧!他們不是隻想給你們小貨車嗎?”饒斌一錘定音,東安也就堅定了下來,找日本人合作也就沒人再提起了。
4月10日,濱城汽車公司舉辦的招標會開始,工業新區的公司總部禮堂一時雲集了省內外數十家有名的大企業。像濱城第一機械廠、齊市的第一二機床廠、和平機械廠、瀋陽鑄造廠等等,這都是萬人以上的大廠,剩下的地方型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經過統計,會場一共來了300多家工業企業,而且這些都是屬於機械製造型企業單位,這讓外方經理埃裡克松都感覺頭皮發麻!
“中國竟然擁有這麼多機械製造企業,真是了不起!”埃裡克松向林向榮說道。
林向榮笑了一下,此時此刻他看著會場上這麼多同行濟濟一堂,也頗感到自豪。
不過林向榮還是對埃裡克松實話實說道:“雖然來到這裡的廠家很多,但大部分還是不能為我們提供可靠合格的零部件產品的企業,所以選擇合作方還是要慎之又慎!”
埃裡克松聽完了翻譯之後,也贊同的點頭。他和林向榮擁有一樣的理念,對企業產品的質量要求寧缺毋濫!(未完待續)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