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寧點頭應下,表示自己記在心裡了。然後又問道:“阿姨,你跟叔叔,現在?”
顧清寧記得,連沈墨都曾說過,他們夫妻倆關系一般般啊,可是從剛才吃飯到現在,事情很明顯已經反轉了呀。
按理說,長輩的事情顧清寧不該過問,可是這件事情關繫到小少爺那邊的很多事情,她自然是要了解清楚情況再跟向小少爺彙報。
聽到顧清寧的問話,陳元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顧清寧就算不問,她也需要解釋清楚的,便說起了她跟吳奇之間的故事。
故事的前半段,跟沈墨之前講給顧清寧的差不多,兩人雖然沒有到怨偶的程度,但也算是相敬如賓吧,彼此互不幹涉。
直到上次壽宴上的事情發生,陳元明當時覺得很受傷,雖然她盡力配合了吳奇在現場的安撫和交代。
回家之後,就像吳靜怡說的,吳奇說了那麼一句話,就去忙工作去了,陳元明氣得直接回了孃家,然後讓吳靜怡轉告她爸爸,婚不會離,但是今後沒什麼事情的話,兩人也不用再見面了。
吳市長忙完工作回到家,發現老婆女兒都不在,這才知道,家裡的兩個女人生氣了。
其實,在吳市長解釋完那句話之後,陳元明就已經相信了那個孩子跟他應該是沒有關系的,畢竟這麼多年的夫妻,她還是瞭解吳奇的,那個男人,不屑於撒謊。
於是,一面讓女兒去找沈墨幫忙瞭解情況,一面用回孃家來表示自己的情緒。
女人就是這樣,真正愛一個男人的時候,總是又愛又恨,但又忍不住為他操心。
後來,吳市長親自去丈母孃家把妻子接回來,之後,兩人長談了一次,才明白這麼多年,他們竟然彼此之間誤會頗深,差一點就這麼蹉跎了一生,錯過了對方。
當年,吳奇和陳元明結婚之後,他對她並不是沒有感情,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女子,才華、美貌,樣樣不缺,慢慢地,他對前女友齊小雅可以說已經放下了,至於後來堅持找她,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責任,他想要跟她說明白當時的情況,然後希望彼此各自安好,算是給自己的初戀有一個交代,這是他做人的原則。
誰知後來陰差陽錯,誤會越鬧越深,當他得知卓靖是卓克明和齊小雅的孩子的時候,他確實很生氣。
在他完全瞭解清楚了當年事情的真相之後,也知道陳元明對齊小雅做過什麼,他並沒有怪她,因為他覺得是自己當時沒有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如果當初他能先跟陳元明溝通一下,然後再讓卓克明去找齊小雅的話,事情很有可能是另外一個結局,那個女孩兒也不會因為這些造化弄人而早早撒手人寰。
吳奇本身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抱負的人,但也是一個不善於對家人表達感情的人,於是,接下來,當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放在百姓上,放在民生上的時候,對家人的關心就越來越少了。反正他覺得自己對陳元明是很滿意的,而且自己從來不會背叛家庭,背叛她,這樣,就足夠了。
尤其隨著地位越升越高,他在工作上獲得的滿足感也越來越大,妻子女兒又很讓他省心,他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以期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也就完全忘記了與家人的溝通,相處也越來越公式化。
可是站在陳元明的角度,她卻不這麼認為,她一直以為吳奇對她是不滿意的,一直以為吳奇始終無法忘記自己的初戀情人齊小雅。
加上她曾經對齊小雅做過的那些事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她自己也是有一些心結在心裡面的。
尤其在卓靖的身份完全公開後,陳元明知道吳奇已經知道了自己當年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情,她等著他來找她,或質問,或責罵,都可以,她也想問問他,這麼多年,你又把我當成什麼?
可是吳奇不僅沒有來找她,反而從頭到尾沒有提過這件事情,誤會由此在這裡越來越大。
在吳奇眼裡,那件事情是他的錯,他不應該去責怪陳元明。
可是在陳元明看來,吳奇竟然連提都不想提這件事情,對她冷漠的懲罰就是吳奇心裡對齊小雅的祭奠。
於是,兩個本來可以相互吸引、相互靠近、彼此相愛的人,卻在各自的驕傲和沉默中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