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柳傾城一行的是公司的一位銷售副總裁,叫鄭永華,也是公司的原始股東之一,目前持有公司5的股份。
柳傾城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的老練,他只是言明自己正在尋找國內可以信得過的合作方,但是還是要看公司的具體實力和雙方的誠意。
然後,顧清寧表示在來顧氏之前,他們就已經拜訪過另外幾家國內做得比較不錯的零售集團或公司,之所以沒有提前打招呼和預約,只是想實地考察一下公司的整體素質和員工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還請鄭總不要太過介意。
這些話一說出來,鄭永華就知道,眼前這位富二代,看著年輕,但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菜鳥。
他之前也接觸過一些國內外或者自己創業成功的富一代或者富二代,他們很多給人一種恃才傲物或者老子就是有錢任性的兩種極端感覺,加上對本土企業並不是那麼瞭解,他們在之前或許會看公司已經發布的財務報表和相關資料,但絕對沒有人對公司內部或者員工氛圍有什麼興趣。
殊不知,一個企業是在向上發展還是在走下坡路,員工的反應是最直觀的。
柳傾城在引起了鄭永華的重視之後,才言簡意賅的表明自己想要合作的專案就是新零售,他也知道之前有幾家電子商務平臺公司表示過與顧氏合作的可能性,但是他提供的模式與目前市場上正在試驗階段的不管是“無人便利店”還是“無人超市”都不一樣。
事實上,因為技術壁壘的突破和細節的體驗與設定都還存在瓶頸,“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現階段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個概念,目前都還處在賠本賺吆喝的階段,但是也絕對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就是了。
而柳傾城說他可以提供一種新的模式去平衡傳統零售和新零售的各自的優勢,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在現階段的銷售上就可以實現更大的突破。
顧氏的員工從他們剛才進來到現在,並沒有表現出一種惶惶不安的狀態,不說都很朝氣蓬勃,但至少都還是有條不紊地在做自己手裡的事情。
由此可見,顧氏目前並沒有因為顧家父子的相繼出事而有什麼倒閉或者惶恐的景象,這與媒體致歉大肆渲染的顧氏醜聞是極其不吻合的。也由此說明,對方已經完全控制了顧氏,就在他們不在的這段時間。
不過,吳靜彥他們的資金是投進來了,如果想要顧氏易主,他們就必須拿出亮眼的成績才可以。
所以徐清泓才丟擲了這樣一根橄欖枝。他剛才說的那些,前面的都是真的,只有最後的那個部分,是半真半假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的。
而鄭永華本身是負責銷售的,而且多年在商海裡摸爬滾打,柳傾城說的這些他都是完全瞭解的,也進一步說明瞭柳傾城確實是個懂行的。
但當他問到進一步的具體細節的時候,柳傾城就表示不能再往下說了,那是他的商業秘密。
鄭永華也懂,但是他沒想到柳傾城這麼精明。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兩人打了幾次機鋒之後,鄭永華也就放棄了,但是柳傾城說的東西,他還是有些動心了。
對他而言,如果能抓住這次機遇,那麼他今後的工作就更好開展了,也不用天天擔心現在的職位被人替代了。
柳傾城則進一步表示他要與真正有話語權的人溝通,否則,他不想再在這件事情上浪費時間了。
鄭永華的臉上閃過一絲為難的神色,幾番沉吟之後,到底還是答應了,說可以把他們引薦給公司的大股東。
柳傾城進一步問道,大股東是誰,為什麼不是公司的創始人或者ceo跟他談?
鄭永華臉上閃過一絲不屑,之後才說道,大股東姓吳,明天就可以安排他們見面,至於創始人和ceo,顧氏以後是姓顧還是姓別的,就不太好說了,但是,總之,他們要想談這件事情,最好就是跟吳總談。
到了現在,顧清寧也就基本上弄清楚了,這位創始人股東,也已經偏向吳靜彥了,或者說已經是吳靜彥的人了。
內心嘆了口氣,顧清寧給青城使了一個眼色,準備走人。
柳傾城起身告辭,鄭永華讓他們等電話約時間,柳傾城表示自己也很忙,鄭永華立即表示他一定會盡快。
本來,柳傾城所謂的忙,只是一個託辭,因為顧清寧根本沒打算這麼早就跟吳靜彥碰面,對方優勢太明顯。她今天過來,也是提前知道吳靜彥幾乎沒怎麼在顧氏公司出現過,才決定過來的。
但是,好死不死的,就在他們離開顧氏大門的時候,另外一行人正好剛從大門進來,所以,雙方就這麼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