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便是一直沉默在旁的翰林學士方從哲,石老尚書眼疾手快,亦是趕忙跪下。
不過這副場景,卻未免讓一眾大臣感到有些眼熟……
只是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只得一同下跪道。
“臣等懇請陛下恩準!”
“好!傳旨……”
朱常洛從禦座上霍然而起,他身旁的陳矩連忙領命,從禦案上取出一份空白的黃絹,小心的鋪在桌面上。
“詔命麻貴為北路蕩寇總兵官,統轄大同,榆林,宣府軍務,率兵二十萬,平定土默特部叛亂,準軍前便宜行事,遇事即決,勿複先奏!命各軍鎮協同守備旁加策應,欽此!”
禦筆親提,一陣龍飛鳳舞的字跡,朱常洛收筆,墨跡尚還未幹,他便接過一旁陳矩遞過來的天子寶璽,重重的壓在了黃絹之上。
一道中旨就此成形,陳矩默默的收起,亦是急匆匆的往六科趕去。
事已至此,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天子明顯在氣頭上,群臣縱然有想要說的,也只得咽進肚子裡,默默的告退而去。
不過沒有人注意到的是,老首輔在退出殿門之後,望著巍峨的宮殿,欣慰,擔憂,釋然,種種情緒交織在老首輔布滿皺紋的臉上,最終化成一句濃重的嘆息。
龍騰九天,無人可擋矣!
…………
建州城,貝勒府。
雖然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政變,但是建州城內依舊一片詳和的景象,無數紮著金錢鼠尾的女真人和右衽網巾的大明人在街上隨處可見。
如果有稍稍敏感一點的人就會發現,最近這些日子,建州城中的大明人多了不少,而且不同於往日建州遭到葉赫入侵時才會出現的遼東鐵騎,已經駐紮在建州城中將近十日了。
有訊息靈通者甚至清楚,大明的遼東總兵李如梅將軍,如今就住在貝勒府中。
的確,自從那天和楊漣的一番沖突之後,李如梅就遵照他的意思,召集遼東鐵騎進駐了建州城,如今已經有十日了。
這十日當中,李如梅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求建州貝勒穆爾哈齊召集建州剩餘的兵力,隨時準備隨他出戰!
“將軍,輝發那邊傳來新的軍報,他們終于堅持不住,派人來求援了!”
貝勒府中,穆爾哈齊一身戎裝,匆匆走大堂。
而大堂的主位上坐著一個同樣身著盔甲的李如梅和一個青衣儒衫的青年文士,只是這副架勢,不像這裡是建州城,反而像是大明的某個城池當中。
穆爾哈齊倒是沒有絲毫的不愉,恭敬的站在一旁道。
“我們在那邊的探子也回來報,說雙方已經激戰兩場,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再打下去,恐怕就要傷筋動骨了!您看,我們是不是該動手了?”
不同於其他的女真首領,穆爾哈齊是依靠著囚禁褚英才登上了建州貝勒的位置,所以在建州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其實是並不服氣他的。
所以這些年以來,他必須依靠於大明的力量,而對於他的請求,每一次大明都,每一次穆爾哈齊打算剪除對他不利的黨羽的時候,都會請求李如梅來坐鎮。
久而久之,建州城也對李如梅幾乎毫不設防,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穆爾哈齊心裡清楚,他已經徹底的屬於大明瞭。
就拿這次的事情來說,科爾沁部入侵輝發部,雖然事因是由建州部而起,但是穆爾哈齊卻並不打算插手,而是打算坐山觀虎鬥,等到兩敗俱傷之際,再去撿個便宜。
但是李如梅直接來到建州,一句話他就得乖乖的召軍準備出戰,不然的話,惹得李如梅不高興,說不定自己什麼時候就和其他那些被自己殺掉的女真貴族一樣,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穆爾哈齊拎的清楚,自從他的弟弟努爾哈赤死後,建州就不可能再和大明抗衡了,只是……那又如何呢?
不能抗衡了就不能抗衡了唄!
穆爾哈齊對於眼前的生活滿意的很,他不用打仗,就能得到大明無數的資源幫助,那些美麗的絲綢,甘甜的糧美的瓷器,偉大的大明皇帝都毫不吝嗇。
甚至於和葉赫的戰爭,也不過是隨意為之,穆爾哈齊絲毫不會感到壓力,因為他知道,只要他出面請求,李如梅一定會出手,替他出面說和,讓葉赫部退軍。
而他要付出的,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忠誠,這樣的日子過久了,穆爾哈齊甚至開始疑惑,他往日跟著努爾哈赤打生打死,究竟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