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坊的王府當中,距離朝會早已經過去了三天之久。
但是這場14朝會的風波卻遠遠沒有結束,相反,朝局的震動才剛剛開始。
朱常洛離開之後,有兩位大臣繼續上奏,兩人官位相差甚大,一位是吏部尚書孫鑨,另一位是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也正是這二人的奏疏,讓這場原本就驚心動魄的朝會來了一個華麗的結尾。
“說起來,孫大人的《請京察疏》雖然出乎皇上意料,但是還算中規中矩的很,畢竟這四年一次的京察大家也習慣了,這次不過是早了些而已,不過雒大人的奏疏可就真是膽子大了!”
梁永臉上帶著敬服之意,對著朱常洛贊嘆道。
“哦?是什麼奏疏,竟然能比京察更加重要?”
只是事到如今,始作俑者卻是一副啞然的樣子,端起茶杯饒有興致的問道。
梁永倒是沒有察覺到朱常洛的異樣,反倒是興致勃勃的說道。
“殿下可不知道,奴婢還是頭一次見皇爺氣成那個樣子,據說要不是內閣的幾位老大人攔著,皇上當場就能將那個雒於仁給下了大牢,不過縱然如此,他也沒落下好處,捱了三十廷杖,估計不死也要脫層皮!
而且皇上回了後宮之後,更是氣的跳腳,連他平常寶貝的幾件描金瓷都砸了個粉碎!
要奴婢說,這位雒於仁大人,能吧皇爺氣成這個樣子,也真是個有本事的人!”
“要是我說,他是你家殿下我躥騰去的,你還這麼開心嗎?”
朱常洛放下杯子,似笑非笑的盯著梁永說道。
一瞬間讓後者的笑容一滯,訕訕的說道。
“奴婢只是佩服那位大人的勇氣,沒有別的意思……”
只是眼中閃過的一絲懼意卻是沒有逃過朱常洛的眼睛,臉上浮起一絲笑容,朱常洛淡淡的反問道。
“你不會真以為,這回對付我的是鄭承恩吧?”
“殿下說笑了,鄭承恩自然是沒有這個膽子的,這其中必然有鄭妃的插手……”
梁永微微一愣,似是明白了什麼,頭上流下一滴冷汗。
“不管是誰,敢算計我,都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朱常洛的口氣冰冷,只是這句沒頭沒尾的話,卻是瞬間讓梁永的身子僵硬起來,他沒想到,這位主竟然真的有膽子,真的有能力,和那位對著幹……
沒錯,無論是梁永還是朱常洛心裡都清楚,這次的事情不是一方能夠發起的結果,如果說鄭妃是主謀的話,那麼皇帝就是妥妥的幫兇。
從事情的一開始,就是皇帝在默許,無論是最開始的彈劾奏疏,還是以後鬧到謀反的程度,皇帝都在有意無意的推動著事情的發展,或許他沒有預料到鄭承恩竟然敢鬧得這麼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皇帝的確想要藉著這次機會將朱常洛打落深淵!
梁永作為宮中之人,又是這次事情的參與者之一,自然是對於內幕清楚的很。
但是他一直不敢想,直到朱常洛方才的話,徹底告訴了他答案……
他曾經偷偷看過雒於仁的那份奏疏,名為《酒色財氣四箴疏》!
世人皆知海瑞曾經上疏罵皇帝,但是那份奏疏當中的語言還算委婉,但是這份雒於仁的奏疏,簡直就是在指著皇爺的頭大罵,你就是個貪財好色貪杯易怒的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