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餘梓吃過早飯,便帶著昨天剩下的幾個茭白去了楊嬸家。
最近因為要在縣城開酒樓的事,餘梓也在鎮上忙活了許久,還去了一趟縣城,所以一直都沒過來楊嬸家串串門。
眼看著程東的兒子明天就要滿月了,餘梓就想著提前去看看他。
“哎呀餘梓來了,這都幾天沒瞧見你了,我還跟你五叔說你們咋這段時間都不在。”楊嬸開啟門,見到是餘梓,立馬眉開眼笑的看著很是高興。
“這兩天去了一趟縣城,事情多,要不然肯定會來嬸子這裡叨擾的。”餘梓抬手遞出了手上的籃子。
“說什麼叨擾不叨擾的,你跟程朔無論啥時候來,我們家都歡迎。”
楊嬸如今是把餘梓他們當救命恩人看待,比以前還要熱情許多。
“這是啥?咋還送東西來?”
見餘梓將籃子遞過來,楊嬸客氣的推搡了一下。
“這是茭白,做菜好吃,從鎮上買來的,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是來給嬸子還有五叔你們嘗個鮮。”餘梓拿了一個茭白出來,給楊嬸解釋道。
“茭白?”楊嬸顯然不知道這是什麼。
餘梓又耐著性子說了一遍,還強調了一句這個炒著就很好吃。
楊嬸聽說這東西是南方好多地方都有、這裡不常見的一種蔬菜,也好奇的看了好一會兒。
“這個頭看著跟筍似的。”楊嬸笑了笑,“那我就收下了,這籃子我待會兒讓阿南給你們送過去。”
餘梓應了一聲,又順便問道,“說起阿南,都好幾天沒瞧見他了,我這會兒不忙了,要是阿南願意,還可以過來寫寫字。”
“他當然樂意去,不過可麻煩了你跟程朔了,還得教這娃兒認字。”楊嬸說著,又嘆了口氣。
“不礙事,這都是小事。”這事還是餘梓自己提出來的,她要是都嫌礙事了,那也不是程南的錯。
楊嬸看了一眼屋裡,又讓開路,“你瞧我,嬸子人老了記性都不好了,你趕緊進來,這站在門口咋能好好說話。”
餘梓跟著她走了進去,“阿南人呢?怎麼沒瞧見他?”
“他在帶他的小侄兒,最近學會了怎麼抱孩子,成天都喊著要抱娃兒。”楊嬸笑道,程南要抱娃兒也好,剛好家裡也就楊嬸會帶孩子,孩子雖然不重,但是一直帶著也累,有個人可以換換手也是好的。
楊嬸口中的侄兒,就是程東和吳氏的兒子。
吳氏自從跟程東和離,還真沒來看過孩子一次,這狠心程度讓村裡好些人都在背後唸叨著,就連餘梓也是有所耳聞的。
不過她也不好在楊嬸跟前說,或者問他們這些,只能當做沒聽到。
“阿南懂事呢,這是想給你帶孩子。”餘梓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點。
程南是個聰明孩子,除了喜歡自己的侄兒之外,更多的還是想給楊嬸減輕負擔吧?
畢竟都這麼大年紀了,又要做飯又要帶娃兒,這不是會累的不得了?
“可不是。”
楊嬸嘟囔一聲,也知道餘梓話裡的意思,“你要是想去看娃兒,我就帶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