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障面前,堵塞的炁漩聚氣恢復法力倒是可以,可若想用來修行,那層屏障就會將炁漩嚴實堵塞,功法反噬。
若想打破境障,就得以小洞天中的法力不斷對境障沖刷,因所修習玄功層次不同,沖刷力度自然有強有弱。這就得藉助外力,譬如說靈丹妙藥就是最佳選擇。
只有將每一座靈竅中的境障盡數打破,才能進階下一層。
有必要說明的是,靈竅愈多者,境障也就愈加牢靠,打破起來極是辛苦,但成就也是成正比的。
可以牽強的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靈竅少者,雖然在仙途上走不遠,但境障也會適當的脆弱許多。
這都是境障形成的先天因素。
境障的強弱更在於願力多寡。
願力即是因果。
上古時代,佛家高僧淨空禪師就有名言流傳至今:“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故而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有德之士便勸告世人‘積德行善,福廕後世。’
後世既指自己的後代,又包括自己的來世。
但在一心只為長生願的煉炁士眼中,因果,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約定;一份人情。
約定通常指的是某位煉炁士以心魔起誓,承諾定要為某人完成某件事為目標,這就是因果的起因。
在結下這份‘因緣’之後,心湖就會有波瀾興起,湖水就會自無形無相轉為有色有象。
若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圓滿承諾,心湖的皺褶就會被撫平,水色再次歸位無形無相,不染塵緣。
倘若未能履行承諾,不管結下多少因緣,心湖也只是微微起伏罷了,但水色會因承諾多少而逐漸加深。
若是爽約,心湖就會烏雲密佈,波濤洶湧,在此時絕不可修煉,否則必墜邪道。
常言:沒有不運動的事物,沒有想不到的辦法。
在此時,若想捋平心湖,就得積修外功。
但積修外功也不是說積攢就能積攢的,要是如此,直接到凡間為貧苦百姓送錢送糧,建房鋪路,那不就是在做好事。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的。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 雖惡不罰。
為積德而做事,如此做的再多,你也是一點功德也沒有的。
要想積修外功,你必須是心甘情願的,不求回報的。
但人心基本都是自私的,能得大智慧大自在的又有幾人?
對於更是唯利是圖,薄情寡義的煉炁士來說,讓他大公無私的做個好人,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世有萬法,因果只是其中之一。
但因果這條線卻牽連著今生來世。
正所謂:“因果輪迴,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