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週而復始二十四次,又在雙掌中各畫了一個‘火紋禁’,待禁紋寄託後,雙掌竟燃起了熊熊烈焰,溫度雖是熾熱,卻不灼燒面板及身上器物。
隨即,又在額頭勾了一隻‘金紋禁’、背部畫了一座‘土紋禁’,這兩座禁制皆憑感覺來畫,非常考驗手法。
這一年來,盲畫了這五道禁制足足上萬次多,熟能生巧,火候自是有的。
隨後站起身來的他深吸一口長氣,一步跨出,在‘神行術’的加持下的他動若脫兔,一個閃動就跨出三丈,縱上牆壁,突然一個鷂子翻身,雙掌向四面八方瘋狂拍擊,‘呼!呼!呼!”一顆顆拳頭大小的火球自靈光大作的火紋禁中瘋狂湧出,帶著融金化石的熱量砸在特殊石材製成的石塔各處,砰然碎滅。
在落地時,將筋斗連打的雲軒每一翻轉之際,又是四五顆火球呼嘯而出,有時來不及反應,就是一頭砸在堅不可摧的石地時,金紋禁便會極快滲出一層淡淡金色薄膜,將軀體覆蓋,只聽‘鐺’的一聲鋼鐵相擊,腦袋並無大礙,只是稍作疼痛。
上躥下跳,搞得人眼花繚亂的雲軒在兩道禁制蘊含的威能耗盡,禁制圖案自然消散後,汗流浹背的他終於消停了下來。
這樣做並不是在練什麼神功,他只是想盡量讓自己身手靈敏些罷了。
因無武學宗師指點,他也就只能用這種適合他的笨辦法來練習了。
那位名叫如意的白紗衣裳女子每月末照例來收取一次靈珠外,石塔就他和白頭翁兩人,不過確切些說白頭翁並不算人,是‘精靈’,石塔內又氣溫適宜,為了方便練習及清洗身子,一般都只穿一條瀆褲遮羞。
接下來他盤膝坐在太極中的蒲團上,雙掌自然搭在膝蓋上,將腰桿挺得筆直,之後他運轉聚靈術聚來天地靈炁,福地確實是福地,蘊含的天地靈炁比之外界濃厚精純了數十倍不止,聚集及提煉起來也輕鬆不少。
適才發動火、金兩道禁制時,為了能強化禁制威力,他將一年來還是十斤半的法力不斷注入兩道禁制,一番消耗,法力也已見底。
此時正以炁漩聚來一團還未提煉的天地靈炁,他就將炁漩倒轉,天地靈炁自是向天地返回之際,心念一動,在湧泉小洞天中自由飄蕩的一柄虛實不定的血濛濛小劍一個閃動就穿入炁漩,那團反向天地的靈炁放佛鐵粉遭受磁石吸引,紛紛黏附了過來。
在將三團天地靈炁吸附後,原本三寸長的血濛濛小劍頓時變得七彩斑斕,如喝醉了酒的大漢,搖搖晃晃地迴轉湧泉小洞天,沉入一碧萬頃的心湖之底。
一滴蘊含著精氣神的精血自天穹墜落,滴入心湖,瞬間被小劍吸收。
斑斕色彩迅速被吸收殆盡,小劍再次迴歸血色,頓時來了精神的小劍又飛上虛空,劍尖吐出七八個絢爛多彩的氣泡,就劍頭一轉,再次沉入湖底,一動不動了。
再說這些氣泡,緩緩飄出天穹,在血肉中自行破裂,化成一縷縷、一根根色彩不一的靈絲滲入筋骨,壯大己身。
這個方法,可比後背撞擊堅硬器物,以此補益法體來的實在又方便,這也是他半年前某一日背擊石壁時,突然心有所悟,靈光乍現想到的辦法。
真是無巧不成書,經過上百次的實驗,終於被他發現並完善了一條更好的煉體捷徑。
那就是將聚來的天地靈炁不做提煉,在其返回天地時,以血影劍為引,將其吸附帶入小洞天,再以運用熟練的血影劍訣凝出心頭一滴精血,送給血影劍,自可將其上吸附的天地五行靈炁剝落,聚成一個個氣泡自行融入筋骨。
至於五行之外的其他氣機,自會被小劍藉助精血,吸收煉化,亦可壯大,正好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如法炮製四五遍後,小劍就失去了吸附天地靈炁的作用,自己以背擊牆壁,震盪炁漩,小洞天反哺血肉,效果可有可無。
只有過了十二個時辰,效果才會顯著提升。
因而,每日淬鍊完後,都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精神極度旺盛,呼吸深淵綿長,四肢更為發達,七竅觀感愈加敏銳。
這歲數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又因五行靈炁哺育肉身,功效顯著,樂此不疲的堅持一年下來,個子長高了不少,嘴角眉梢的清秀之色已然不多,唇角還有鬍鬚滋生,習慣了淬體後打坐休憩的雲軒就這樣揚著腦袋,張著嘴巴,腦海中想著夜夜週而復始的兩場夢境之一,也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夢鄉。
一個時辰過後,夢境退去,渾身汙垢的他在雙掌各繪了一個水紋禁,去了他專用來清洗身子的二層石塔,爬上青銅圓鼎,掀開鼎蓋,雙掌一探,頓時噴出兩股勁力不小的泉水,過不多時就將大鼎注的半滿,雙掌‘啪’的一拍,禁紋碎裂,‘噗通’一聲跳入大鼎,好好搓洗乾淨。
爬出大鼎的他拿來掛在牆壁上的一隻水桶粗的硃紅葫蘆,各倒出一把蘊含極大火力的‘赤焰火砂’塞進爐下蹲坐的三隻石獅嘴中。
過不多時,只聽一聲沉悶轟隆,三隻石獅口噴烈焰,瘋狂燒煉起了青銅大鼎,裡邊汙水迅速被燒的見底,最終一點汙垢不留。
再用火紋禁將瀆褲烘乾時,又不由感嘆了聲,這五道禁制越用越覺得妙用無窮,可聽白頭翁說也就是禁道中人人都會的入門禁法,待道行高深,掌握的法術多了,回頭看看,根本不值一提。
這麼想著,來到一層的他拿起桌子上那隻繡著一朵紅梅的白錦錢袋,運起一絲法力朝袋內注入,原本緊閉縫合的袋口一打而開,探眼望去,幽深難測。
也只有用魂力探入袋口,腦海中就會反映出袋內景象,原來是一座正正方方的黑色石室,其中盡是些塊頭大如水缸,小如拳頭的石塊。
石塊有單一色的,也有七彩紛呈、混沌一片的,俱都散發出一籠籠柔和光暈,將漆黑如墨的石室映襯的五彩繽紛。
據白頭翁解釋,這袋子名為‘乾坤袋’,由空間石、定界建木、日月神膠三種在修仙界較為常見的主材料輔以數十種佐料經‘煉器新秀’煉製而成,空間大小及承載重量和穩固程度受投入的空間石、定界建木、日夜神膠多寡影響。
乾坤袋,又稱‘百寶囊’、‘乾坤袖囊’,自道家‘袖裡乾坤’,佛家‘掌中三千界’,儒家‘胸懷若谷’三大空間神通衍化而來。
雖說乾坤袋通常空間逼仄,只能儲存毫無生機的器物和空間大的乾坤袋不能擱入空間小的乾坤袋中,不然就會受天地規律影響,空間崩潰,袋內器物湮滅於時光洪流之中。
可也是架不住方便實用,物美價廉,在煉炁界,有點身價的煉炁士基本人手一袋,取用器物甚是方便,空間基本只有一間房屋大小,可一般也夠用了。
至於這些五行靈炁混沌一團的石塊,乃天地靈炁孕育的結晶,在煉炁界通常被稱之為——靈礦!
靈礦來源於靈山,靈山顧名思義,就是能匯聚天地靈炁的山脈,這類山脈都坐落在九州各路風水要塞之上,因而才能匯聚四方天地靈炁與一處。
現今,大聖王朝金券鐵書欽定的西嶽崑崙山,就是九州天地靈炁匯聚最為濃重之處,也是從上古傳承至今的崑崙劍派山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