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政府終於撐不住,只好重新放緩了印地語的推行,同時制定政策,嚴厲打擊正語。
說白了,就是拿印地語的推行,從各族人民那換來了對正語的打壓。
由此,原本有些混亂的局面,才終於得到控制。當然,印地語的推進也是收獲了了,幾無寸進。
只是可以想象,以後印度政府再想推進印地語或者英語,正語必將再次迎來高潮,挑動局勢。
這個不知從哪忽然蹦出來的正語,竟然幾乎把印度的語言統一之路給堵死了!
印度面臨的困境,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一些語言矛盾同樣突出的國家,更是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從來沒有人想過,人工語言竟能帶來如此影響。
包括林寒本人,也對此感到十分錯愕。就好像,自己在不經意間開啟了一個語言的潘多拉魔盒……
……
相比於正語引起的反響,正律就要低調得多了。
畢竟是根據多個國家法律的共通之處寫出來的,堪稱人類最基本的是非觀念,沒人會覺得它有什麼問題,正確得好似廢話一般。
作為一部宗教的戒律,正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所提及的神靈是高度虛化的存在。
簡單說,其實也就是自然神論:真神雖然創造了這個世界,擁有無盡的力量與智慧,但他並不具備人類可以理解得情感,他極少會主動幹涉俗世,甚至很少會將目光放在俗世……
在這個層面上,所謂“神”,其實和“真理”的概念差不多,至高無上卻遙不可及,近乎虛無。
對於這類理論,哪怕是科學家群體,也不會産生強烈的排斥感。
將神靈虛化之後,正律的聚焦點便只在世俗,全心關注現實、社會問題,不再虛無縹緲似是而非。
對神靈的虛化、對現實的關注、溫和而包容的具體規定……這些在事實上已經改變了正宗的精神核心,將原本的近乎邪教的正宗,重塑為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組織。
更準確地說,在林寒的意志下,正宗正在向著類似“政黨”的形式蛻變。
在很大程度上,宗教就是一種政治組織。所以林寒相信,隨著正宗的去神化、世俗化,它會表現得越來越像一個政黨。
正語的存在,則為這個政治組織豎立了一種價值觀,讓它天然地嚮往嚴謹、務實、效率。
至少,正宗信徒將來跟別人吹噓正語的時候,肯定會說到“正語是最高效嚴謹的語言”。
忙完投資的事,又出席了幾場慈善活動,打道回國之前,林寒便準備臨走前再和迪格西特見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