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世界地圖上找不到科迪亞海灣的影子,但畢竟也幾十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鎮了。
在阿倍卡爾看來,南方鱟又不是什麼隨處可見的魚蝦,這麼大一片水域要是全用來養殖南方鱟,一時半會,豈不和閑置沒多少區別。
林寒說道:“我們會使用獨家的「生物吸引技術」,從附近海域吸引至少十萬對野生南方鱟,讓它們在科迪亞海灣繁衍生息。”
“這些野生南方鱟到來之後,我們可以透過生物手段,讓它們立刻進入繁殖期,大量産卵……”他緩緩說道。
“最開始的幾年裡,海灣公司將定期從這些成熟的野生鱟體內抽血,而等到幼鱟逐漸成長起來,我們則每年都會向海洋釋放一批,在保證鱟人工養殖業的同時,促進鱟的種群恢複。
阿倍卡爾雖是縣長,但文化水平也就平平,勉強算個大學生,理論方面基本就是抓瞎。
所以對林寒說的什麼「生物吸引技術」,以及所謂刺激南方鱟直接進入繁殖期的技術,他都是一頭霧水。
阿倍卡爾猶豫地問道:“您說的「生物吸引技術」指的是?”
“永珍第一實驗室的生物吸引技術,最初是為了治理入侵動物而開發的……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吸引技術。”
“為了開發這項技術,我們前後投入超過百億的資金,也走了不少的彎路,甚至有幾名工程技術人員,在科研實驗的過程中受到了頗為嚴重的傷害……”林寒一本正經地說道,後面還補充了幾件科研中的插曲。
他這一番話,阿倍卡爾聽得不明覺厲,不由說道:“永珍實驗室不愧是亞洲最先進的實驗室,光科研人員的這份執著態度,就是印度萬萬不能及的。”
“誒……現在世風日下,社會全都向錢看,科學家也沒以前的執著、認真了。”阿倍卡爾感慨起來,“像拉曼這樣的大科學家,印度已經很少了。”
聽到這話,林寒不禁有些側目,心道剛剛是誰“樂意之至”地應下海灣公司技術顧問職位的?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心裡這麼想著,臉上當然還是古井不波,他接著說道:“……現在,由於技術上的進一步突破,永珍在治理入侵物種方面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案。”
“所以對這項「生物吸引技術」,我們則開始探索在其它領域的應用。納加帕蒂南縣的特種養殖基地,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嘗試。”
阿倍卡爾最後點了點頭,說:“永珍實驗室的技術肯定不會有沒問題,是我多慮了……林先生如果有什麼需要的,盡管說,納加帕蒂南一定會全力支援。”
林寒笑了下,沒再說什麼。
其實,海灣公司這麼搞,要是在歐美發達國家或者華夏等地方,恐怕還有不少麻煩。
畢竟那麼多的國家保護動物,被他一股腦聚過來,還要抽血、提前繁殖,就算永珍聲名顯赫,做起來也要阻力重重。
不過在印度,關心保護動物的人明顯就少得多了,畢竟還有十億人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呢,哪有這閑心。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林寒就乘著快船,在納加帕蒂南縣東面、南面的廣大海域兜圈子。
在生物許可權的命令下,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成熟南方鱟向科迪亞海灣湧來,成雙成對。
而科迪亞海灣內的一些可能威脅到南方鱟繁衍的大型魚類,則被盡數趕到外面的海域之中。
偌大的、清澈見底的科迪亞海灣,很快就變成了南方鱟聚集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