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還是外醫稍微厲害一點,畢竟很多手術都是外醫做的……”一個年輕人有些猶豫地說道。
他剛說完,立馬就有人嘲諷上了:“年輕人,多讀點書。科學不是萬能的,明白嗎?”
“阿育吠陀古醫可是流傳了幾千年的醫學體系,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醫學,被稱為「醫療之母」,怎麼可能比不過才誕生幾百年的外醫?”
“你知道有多少外國人認可咱們的阿育吠陀古醫嗎?你知道古醫有多少非物質文化遺産嗎?”
“就是嘛,要是沒有古醫,咱們祖宗哪還能活得好好的?”
“唉,關鍵是現在真正有本事的阿育吠陀古醫的醫生少哇。我爺爺就跟我說過,說他年輕時候在中印戰爭受了傷,腰腿不好,怎麼治都不行,結果偶然在韋蘭卡尼的山村遇到個古醫……你猜怎麼著?”
“怎麼著?”一群人都被這故事吸引了。
那人活靈活現地說道:“結果這位古醫老先生剛見到我爺爺,一眼就看出我爺爺的毛病,駕輕就熟地一番推拿,又開了副藥,才半個月過去,我爺爺幾十年的老毛病就徹底好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
“果然神醫啊。”
“唉,現在世風日下,淡泊名利、醫術高超的古醫已經不多了……”
林寒聽著這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手裡掂了掂藥盒,不禁有種似曾相識的滑稽之感。
一個不知什麼時候湊過來的長相斯文的卷發青年,忽然說了句,道:“外醫治標,古醫治本?呵呵,不說別的,就說闌尾炎,古醫能治本嗎?”
此言一出,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當即就有人說道:“你誰啊,啥都不懂在這瞎說什麼呢?”
“年輕人長點心啊,不能忘本!”
好幾個人都開始批評這卷發青年,指指點點,頗有長者教導之意。
“就是嘛,小年輕不要亂說話,多讀點書。”一個四十多歲、手裡正提著一籃蔬菜的婦女指著卷發青年說道。
林寒看著此人,眼中不由露出幾分意外。
原來這個卷發青年不是別人,正是他之前在儀式救下來的那個“瘋狂記者”。
林寒事後也做過一些瞭解,知道此人名叫馮查·維拉,是泰米爾納德邦的一名記者,以尖銳的報道在當地新聞界小有名氣。
林寒當日救了維拉一命便拋諸腦後,沒想到在金奈又遇上了,也算是夠巧。
維拉聞言,卻嗤之以鼻道:“多讀書?我好歹也是德裡大學畢業,連外醫、古醫是怎麼回事還搞不清嗎?”
“德裡大學!”一些人明顯被震住。
印度最好的大學無疑是印度理工大學,號稱“世界最難考”的大學,在很多印度人心中乃是神地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