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進度,只要連續執行一年左右,就能將黃河從頭到尾犁上一遍,實現徹底的治理。
這讓華夏上下都感到十分振奮,國家領導人、黃河九省的書記,都陸續到現場視察,鼓勵工作,各種發表講話……
不管走到哪裡,兩臺牽引儀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機器頂部的炫目藍光,更是時時引人矚目驚嘆。
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媒體、學者、官員、看客,雲集湧向牽引儀所在的黃河岸邊。
甚至於,由此還催生出了所謂的“費米子垂直牽引儀旅遊觀光業”。
簡單講,就是牽引儀治理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的旅遊業就會迎來一段小高潮,遊人如織。
在牽引儀附近,每天都有大量的攤販聚集,兜售食品飲料,以及各種當地特産,價格頗高銷量卻也不低。
很多外國的媒體人、學者,考察採訪之餘,也常常會買一些華夏特産回去,出手大多闊綽,被宰而不知者也不在少數。
除此之外,很多媒體還就此設定了專門的節目,像英國的bbc就搞了個特別節目叫《黃河的故事》。
<101nove.的記者將跟隨牽引儀前進的路線,一邊介紹黃河的治理進度,一邊講述黃河的歷史故事。
其間也經常會在附近購買當地特産,然後由特産引出故事,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
<101nove.的《黃河的故事》在英國乃至歐洲的收視率相當之高,每天更新,觀眾甚多。
由此也更為“牽引儀旅遊業”增添了幾分熱度,來黃河岸旅遊、看費米子垂直牽引儀、買特産的外國遊客與日俱增。
黃河的治理才剛剛開個頭,經濟效益就立竿見影了。
當然,為了維護秩序防止混亂,相應的軍警力量也一再加強,圍繞在兩臺牽引儀周圍的,全都是荷槍實彈的精銳士兵。
……
頭幾天的時候,只有雲州電視臺一家能夠進行現場直播,其它媒體只能購買轉播,這讓雲州臺不光賺了許多轉播費,名聲也隨之大噪。
雖然其它媒體後來也陸續做了防電磁幹擾措施,進行現場直播。
但産生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報道,還是雲州臺第一天的那次現場直播。
短短幾天時間,擷取自雲州臺第一天報道的各種影片、圖片,就在全世界網際網路流傳開來。
最辣眼睛的是,在這些畫面中,算來算去一共有八個ogo,畫面四角各一個,劉語風話筒上兩個,衣服上還有兩個。
雲州臺、永珍傳媒各佔一半,八個ogo,ps都沒辦法p幹淨。
於是很快,全世界的人就都知道了雲州電視臺和永珍傳媒的標誌,雲州臺更是成為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地方電視臺。
然後沒過多久,雲州電視臺臺長劉語風,就接到了廣電總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