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國作為地震防範措施最好的國家,即便沒有林寒的提醒,這種程度的地震,基本也不會造成什麼人員傷亡。
所以很快,林寒就繼續坐上新幹線,穿越青函海底隧道,從青森縣趕往北海道的函館市。
列車正在海底隧道穿行,蓋亞的聲音卻傳入他的耳中:“函館市有一個捕鯨基地,這個捕鯨基地的一些捕鯨船,目前正準備前往北海道東部的海域進行捕鯨。”
“捕鯨?”
林寒一怔,隨即反應過來。
日國,可就不是世界第一的捕鯨大國嗎。
作為世界最大的捕鯨國、食鯨國,從幾十年前開始,日國就設有三種型別的捕鯨,即大型遠洋捕鯨、大型沿海捕鯨及小型沿岸捕鯨。
日國遠洋捕鯨始於上個世紀早期,當初甚至創下過,一年之內捕殺將近8000頭鯨魚的記錄。
這8000頭鯨魚之中,包括藍鯨、座頭鯨、長須鯨、抹香鯨等多種鯨魚,其中不乏如今已經瀕危的鯨魚種類。
近數年之後,日國又發展了北太平洋遠洋捕鯨隊,主要捕殺灰鯨及抹香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遠洋捕鯨暫停。
二戰結束之後,為了改善日國國民的食品供應,美國佔領軍司令部鼓勵恢複遠洋捕鯨,讓日國捕鯨業再次迅猛發展起來。
直到國際捕鯨委員會透過了“全面暫停商業捕鯨決定”,日國的遠洋捕鯨開始走下坡路。
但沒多久,這一禁令出現松動,開始允許“以研究為目的”的限量捕鯨活動。
盡管遭廣泛反對,但日國每年仍以科學研究為名大量捕殺鯨類,並設定了六個捕鯨基地,其中就包括北海道函館市的這一個。
蓋亞說道:“現在有一項工作要交給你,即打擊日國的捕鯨業,至少要制止此次函館捕鯨基地的捕鯨行動。”
“完成之後,我會允許你在日國挖掘一座大型寶藏。具體的寶藏規模,由你對日國捕鯨業的打擊力度決定。”蓋亞繼續說道。
“如果你能讓捕鯨業退出日國的歷史舞臺的話,全日國的寶藏你都可以隨便挖。”
林寒有些汗顏:“退出歷史舞臺……這個不太可能吧。”
日國之所以如此大肆地進行捕鯨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其先天條件的不足。
畢竟日國自然資源貧乏,耕地面積小,自己生産的糧食根本無法自足,每年都要從外國大量進口糧食。
而鯨魚作為海洋中體型最大的生物,則可以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肉食,極大地緩解了糧食供應的壓力。
在最高峰的時候,鯨魚肉甚至在日國人食物中佔據接近一半的比例。由此可見,捕鯨業對於日國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華夏作為世界糧食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每年中央在規劃任務的時候,依然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
別看華夏某些不良商家曾經把大蒜、綠豆之類的作物炒上天,悶聲發大財。
但在大米、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上面,誰要是敢亂動手腳,國家第一時間就能把他皮給扒了。
民以食為天,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讓捕鯨業退出日國的歷史舞臺,估計比讓安倍退出日國的歷史舞臺,還要難。
蓋亞說道:“所以我才會把全日國的大型寶藏都許諾給你啊……短期來看,消滅這個行業確是不太可能。但打擊一番還是可以的,至少制止這次捕鯨活動,對你來說並不算難。”
“現在那些捕鯨船已經駛出港口,等你到了函館市,租一艘船跟過去,很快就能發現他們的蹤跡了。”
“沒問題。”
載著林寒的列車,穿過青函隧道,來到了津輕海峽對岸的函館市。
一到函館市,林寒就直奔東部,找到一個租售船隻的海邊港口,幾番尋覓,找到一個出租遊艇的地方。
“老闆,這艘遊艇速度怎麼樣?”
林寒看著眼前的這艘小型遊艇,打量了稍許便向一旁的老闆問道。
他本想租一艘快艇,不料在這附近居然沒有找到,所以就只好換成一艘小型遊艇,看上去也還算輕捷。
身材有些肥胖的老闆笑呵呵地說道:“這艇可相當快了,不僅可以用來觀光娛樂,就是和快艇比賽速度,也不差分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