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寒先生,您在信裡提到說,永珍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治理福島的核汙染,請問這是真的嗎?”
佐藤優平切入正題問道,一邊有些期待地看向林寒。
這些年來,福島縣歷經三任知事。但對於當地的核汙染問題,卻統統束手無策,找不到一個高效的處理方案。
雖然處理核汙染確實是世界級的技術難題,向無良策。
但民眾不管這些。只要當地官員沒能解決核汙染,免不了就會讓群眾對其辦事不力的印象,影響政治聲望。
所以對於這件事,佐藤優平心中還是十分關注的。
林寒點頭:“不錯,永珍科技確實具有一些相應的治理技術。經過我們的初步調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根治福島縣的核汙染問題。”
聽到這個訊息,佐藤優平以及其他幾個政府官員都不由露出震動以及幾分驚喜的神色。
佐藤優平連忙問了句:“能和我們大概說說嗎,貴公司打算如何治理福島縣的核汙染?”
林寒緩緩說道:“我們準備採用生物治理的方法,準確地說,應該是植物治理技術。”
“植物治理技術?”
林寒微微點頭:“據我所知,福島縣目前的核汙染,以土壤汙染為主。也即土壤中含有超量的放射性元素,無法進行正常的開發利用。”
“本質上,放射性元素都屬於重金屬元素一類,只是原子量更大,且具有放射性。這些放射性元素分佈在土壤中,不光會長期地釋放輻射,同時也會被植物吸收,從而進入食物鏈,危害甚巨……”
眾所周知,束縛原子核的強作用力是一種短程力,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才生效。
所以原子核的大小是有先天限制的,超出這個限制之後,其結構就會變得十分不穩定,從而可能發生衰變,並産生各種輻射。
因為是原子核層面的變化,所以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界的影響。
所以也就不存在一種實際可行辦法,讓這些元素迅速“自生自滅”,衰變成無害的元素。
對核汙染的任何一種處理辦法,本質上都只能是隔離。
頓了頓,林寒繼續說道:“我們當然無法直接處理這些放射性元素,但只要將它們提取集中也就可以了。”
“有一類植物被稱之為「超積累植物」,所謂「超積累植物」,指的是人們透過研究發現的,對重金屬元素具有強大吸收能力的各種植物。”
“向日葵、月季、油菜以及一些雜草等多種植物,都是常見的「超積累植物」,對各種重金屬元素具有強大的吸收能力。”林寒緩緩說道。
“透過這些「超積累植物」,將汙染區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吸收出來,到時候只要將這些植物進行一些氧化處理,剩下的就是濃度較高的放射性元素了,直接隔離起來,或者再利用也未嘗不可……”
林寒侃侃而談著,對面的佐藤優平幾人,臉上卻漸漸沒了最初的熱情,互相看了看便微微搖頭。
林寒還沒說完,佐藤優平就嘆了口氣:“「超積累植物」的處理方案,我們以前已經瞭解過一些了。”
“思路固然是對的,但問題卻又很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即便使用「超積累植物」富集放射性元素,也至少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清除全部的放射性元素。”
“這樣的時間成本,再加上對植物的維護,算下來還不比使用過渡性儲存裝置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