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海邊有些“荒涼”,附近並沒有多少人居住,也很少會有人跑過來長時間停留,倒確實是一個偷排汙水的好地方。
況且那偷排汙水的管道,更是藏在水底,順著海水裡的斜坡,延伸出頗遠。
如果不下到水裡觀察,是察覺不到什麼異樣的。
至於眼前這有些渾濁的海水,到底有幾分是泥沙,有幾分是汙染,就不得而知了。
偷排汙水這種事,如果只圖省事的話,當然是直接去環保局舉報最方便。
但既然要搞出大新聞狠狠批判一番,直接到環保局舉報,顯然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關注度。
所以林寒才想到了“速生珊瑚蟲”這麼個神奇的小生物。
經過一定人工培育的速生珊瑚蟲,在分泌生成石灰石方面的能力,遠勝尋常種類的珊瑚蟲。
再加上生物許可權的刺激作用,其絕對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水底進行高效的“建築作業”。
林寒看著手中拿著的玻璃罐,上上下下地打量了片刻。
珊瑚蟲的體型本就很小,玻璃罐裡這些又都是幼蟲,不仔細分辨的話,看上去和一罐濁水也沒什麼區別。
如果仔細觀察片刻,則可以看到大量的細微小蟲,正在水中四處遊蕩。
林寒穿著雨靴,走到海水之中,將玻璃罐裡的速生珊瑚蟲緩緩倒入海水……
大量細微的速生珊瑚幼蟲湧入海水,按照林寒的意志指揮,迅速進入不遠處的深水區水底,沿著一道水中斜坡,逐漸摸索到排汙管道的上方。
黝黑的排汙管道,正在源源不斷地湧出渾濁墨綠的汙水。
這些墨綠色的汙水噴薄一段之後,漸漸在海底彌漫開來,終而被海水稀釋。
由於這些高濃度汙水的存在,排水管附近的水域,除了頑強的細菌微生物之外,很少有其它海洋生物可以存活。
所以,為防止速生珊瑚蟲被持續的汙水傷害,林寒還特意聚集了一大波細菌微生物為其“保駕護航”,將珊瑚蟲附近區域的汙染物清理幹淨。
經過一番遷移,珊瑚蟲便集體依附在排汙管道口上,彷彿生根發芽一般,緊緊貼住管道外壁。
看似蔚藍純淨的海水之中,實則蘊含了大量的各種化學元素。
比如說,整個海洋的鈣元素加起來,多達數百萬億噸,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些速生珊瑚蟲附著在管道外壁上之後,就開始不斷從海水中提取鈣元素、二氧化碳,生成石灰石。
除此之外,在林寒的操縱下,一些浮游生物也自動湧來,作為珊瑚蟲的口糧,支撐起其高速的生長發育。
生物許可權的刺激效果在此刻顯露無疑,尤其這些珊瑚蟲本就是速生品種,效果更是明顯。
在偷排管道上方,一層白色的固體物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蔓延。
這些白色的固體,從管道的最上面向下生長,逐漸聚攏,包裹住整個排水管道口的外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