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初一輟學不久的古斯芒,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幾次三番地懇求父親,讓他重新入學並直接跳到初三學習。
五十八代貧農的老古斯芒,原本不願再出錢供小兒子上學。
但在小古斯芒的老師的一再勸說下,他最終還是決定搏一把,把兒子送回了學校,並讓他跳級初三。
只不過,小古斯芒雖然天賦異稟,但畢竟基礎差太多。
而且第二輪試卷比國內許多的中考試卷還要難,所以他最終只考了個“理科逆天,文科全崩”的奇葩成績。
按照林寒的意思,獎學金選拔的考試試卷,基本是仿照國內中考模式設定的,一共考察九門功課。
雖然分值相同,但考察的核心在於中文,所以除中文以外的科目考察,區分度都是相當之低的,及格分數不難拿,想拿高分卻難如登天。
尤其是理科,參加考試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將將及格的水平。
像古斯芒這種數學物理滿分,化學生物接近滿分的考生,連出題者事先都沒有料到。
而且經過小學、初中的多次跳級,他今年還不到十二歲。
好在「林寒助學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及時發掘了小古斯芒的才華,經過討論之後,基金會與東帝汶教育部一致決定,對小古斯芒予以“破格錄取”待遇。
原本又氣又失望的老古斯芒,得知之後頓時喜出望外,當天就把這個訊息傳遍了全村,挨家挨戶地跑過去顯擺。
而小古斯芒,也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東帝汶第一批“林寒獎學金獲得者”,坐上人生第一趟飛機,前往他夢想中的東方沃土……
毫無疑問,只要經過接下來最艱苦的三年奮戰,這些拿到了「林寒獎學金」的少年,他們的人生就會徹底改變。
等回到家鄉之後,他們的家庭勢必將會擺脫長久的貧困,而他們自己,也會成為東帝汶最頂尖的人物。
由於載了一車的學生,客車司機不敢開快,用了好一會的時間,這輛車才終於接近了目的地——青林縣高階中學。
遠遠地,已經有熱烈的聲音傳來。
一位東帝汶華裔教師從座位上站起來,手裡拿著喇叭,朗聲說道:“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抵達青林縣中了。”
聞言,一車的東帝汶少年都紛紛激動起來,車廂裡頓時有些喧鬧。
“要下車了!”
“華夏!華夏!華夏……”
“安靜一下。”
華裔教師拍手示意,然後接著說道:“青林縣高階中學,是華夏最優秀的高中之一。從這裡考到名校大學的人數,每年都有數百之多。”
“在這裡,你們不用擔心饑餓與寒冷,也不用為了生計與家人一併辛苦地勞作。這裡有最優秀的老師,你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地獲取知識……”
“當你們踏入校園的那一剎那,過去在你的身後,未來在你的手中……”
隨著客車緩緩停下,窗外的聲音也愈發熱烈,青林縣中的許多學生老師,赫然已經站在校門口夾道歡迎。
車上所有的東帝汶少年,耳聞目睹,胸中都彷彿有一股熱血在洶湧澎湃。
“下車吧,同學們!”
……
在青林縣中學大門旁邊,林寒戴著一副墨鏡,和吳項副校長站在一起,談笑著閑聊起來。
“本來打算過兩天跟你呢,沒想到你今天自己過來了。”吳項校長紅光滿面,笑呵呵地說道。
林寒倚著車,笑道:“我以為我坐這個車也被人發現了,原來是獎學金的事,害得我好一激動。”
“這第一批獎學金獲得者,學校一共接收了多少個?”
吳項說道:“一共16個人,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由於東帝汶的教育條件十分落後,所有華夏最頂級的那些名校高中,都不是特別樂意接收東帝汶的留學生。
像恆水中學之類,就只是接收了寥寥幾個而已,而且這還是在吳項跑了好幾趟,親自遊說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