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永珍和阿裡共同組建的一個公益專案,目的在於恢複華夏的森林覆蓋率,修複特定地區的水土問題,進而改善生態環境......”林寒緩緩說道。
“具體來說,就是綠化基金負責提供資金,而森林公司,就是規劃、種植、管理的具體執行組織。”
羅萱點了點頭:“這樣的公司我倒是沒怎麼聽過,據說國外有一些,但也很少。”
“永珍森林公司,確實是華夏首家正式的環保綠化公司。”
“那麼,森林公司的目標是什麼?”
這時,兩人已經走到車附近,林寒幫忙把羅萱的行李箱放到後備箱之後,兩人先後上車。
坐到車裡,他才說道:“在國內,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種樹五百億棵左右。”
“五百億......棵?”羅萱感到有些奇怪。
大面積種植,還有論棵的?
林寒輕咳了兩聲:“這個,主要是因為許多樹存在捐贈人,所以我們都是以棵計。”
羅萱點頭,眸中微閃:“五百億棵,這可是一筆十分巨大的投入。”
這個數字,確實讓她感到很驚訝。除此之外,也難免有些興奮。
如果真的把計劃做起來,必然會是一番不朽的偉大事業。
林寒說道:“把各種成本、收益都算進去,粗略估計,上千億的投入還是有的。”
“上千億,說多也多,說少也少。說它多,上千億的投入,已經可以讓雲州市開啟飛速發展。說它少,也不過就是一個世界級巨頭企業,持有的現金流總量......”
其實全國人民一年浪費的糧食,都價值兩千億,足以展開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綠化。單純看資金的話,恢複森林覆蓋率,好像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但用中指就能想出來,現實情況,肯定不會是那麼簡單的。
上千億的資金,不論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巨型企業,理論上講都有能力拿出來。
但這麼多錢砸進去,一時半會卻見不到成效,這一點,任何的私人組織,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耐心等下去。
官方力量的投入,同樣也很難達到這樣的地步。
可以想象,在近幾十年內,國家政府都會把經濟放在第一位。至於環保什麼的,只能靠邊站。
要想大力整頓環境,最起碼華夏的國力,也要跟美國相差不多才行。
而現在的華夏,綜合實力雖然已經排到世界第二,基於中美的新世界體系也在逐漸形成。但這第二和第一之間的差距,好比行百裡者半九十,似近實遠,彌補艱難。
為了爭取最大利益,華夏必然要緊追猛趕,氣喘籲籲。
這本來是歷史的程序,不是個人奮鬥能夠左右的事情。
不過現在有了林寒,情況自然會漸漸有所不同。
羅萱想了想:“林總,你剛才說,在國內種植五百億棵,難道永珍森林公司還有更長遠的目標,比如世界?”
林寒露出微笑:“世界就太遠了,如果想要推進全世界的森林覆蓋率,投資可是萬億計。”
“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