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以來,永珍汙水廠都在不斷地擴建翻新。時至今日,翻新工作早就完成,廠房、辦公樓、員工宿舍都已建設裝修好,整個工廠煥然一新。
該裝空調的地方都裝上了,該有網路的地方也都有了網,之前計劃中的小型食堂也建立起來,供廠裡的員工就餐。
除此之外,工廠的許多空地上,都整整齊齊地種滿了繁茂的綠化樹,綠茵處處,滿目青翠。
一邊是充滿工業質感的管道裝置,以及忙碌卻整齊劃一的工人,一邊是近乎自然風光的綠樹成蔭,以及時不時能看到的正在築巢的飛鳥,相映成趣。
人靠衣裝馬靠鞍,企業同樣如此。
經過一系列的建設工作之後,廠裡的景象便頗成氣候,再加上久負盛名的“高新科技”生物處理技術,使得如今的永珍汙水處理廠,從裡到外都充滿了高大上的氣質,明不明都覺厲。
縣政府、環保局、工商局等等政府部門,很快就送來了一大波榮譽,諸如“縣模範企業”、“環保先進企業”、“最佳綠色企業”、“縣優秀品牌”......一堆閃亮亮的牌子掛在牆上。
......
再過不久,騰源印染廠與雲鋼汙水處理廠之間的合作,便要到期。於是騰源公司內部經過討論,最終決定開始和永珍接觸,洽談合作事項。
畢竟,永珍汙水廠的處理能力有目共睹,效率高不說,而且在價格上也有優勢,讓人難以拒絕。
相比之下,雲鋼汙水廠要效率沒效率,要價格沒價格,除了體量大、名氣大之外,幾乎可以說是毫無特色。
印染廠的敖廠長,作為工廠代表,在與林寒透過電話之後,沒幾天就帶著一些人,來到永珍汙水廠進行實地考察。
敖廠長和林寒兩人,單獨在工廠內巡看,時而交談。
“林總,永珍現在每年最多能處理多少噸汙水?”敖廠長在一個蓄水池附近駐足片刻。
林寒說道:“工廠一直都在進行擴建,目前的年處理能力,大約是2000萬噸左右。騰源産出的汙水通入這裡之後,還可以剩下少許空間。”
敖廠長點點頭:“聽說永珍主要是利用生物技術,來進行汙水處理......我有點想知道,這種生物技術,會不會存在什麼隱患或者弊端?”
林寒笑了笑:“我們永珍實驗室開發出來的技術,都是低耗無汙染型別。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隱患、弊端這些,不存在的。”
敖廠長聞言一笑:“這麼說來,永珍倒是為環保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
“敖廠長過譽,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而已。”
“之前你們永珍實驗室操控雲朵,在市區打了一個‘雲廣告’,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提供廣告業務?”
“這個......控雲技術還處於很低階的階段,給自己偶爾打個廣告還行,對外提供廣告服務遠遠不夠。”
受限於範圍和強度,林寒目前的控雲能力,也就只能給永珍打個廣告而已。
要用這個來辦廣告業務,恐怕能把他累死。
“即便是美國的一些科學家,也只能利用鐳射簡單改變雲的形態,而且成本還非常高昂。永珍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十分厲害了。”敖廠長誇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