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人反對,那朕認為這個議題是不是可以過去了?”
永熹帝看著底下的大臣都躬身不反對,他沉聲道。雖然是封賞自己的兒子,但按照慣例還還是要透過禦前會議的。這也是大周對皇權的一種限制。
“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群臣唱諾。
只是水師的那些丘八罷了,就當給小王子殿下的小玩具罷了。再說了這幾年吳王殿下手裡,這些水師做的也還不錯。說不定還可以給大周更大的驚喜呢。這是文官們所考慮的,全國水師大都督這個職位看起來位高權重,但實際上則不然,如果不是這幾年葉哲大力提倡發展水師,那也就是小貓三兩只罷了。即使是現在,也威脅不到文官們的地位,再說了,人家吳王殿下的摺子裡都說了,可以適當的裁減吳王衛以換取朝廷對他掌握水師的支援。
這才對嘛,作為一個親王,本來就應該安分守己,本來按制吳王衛只應該有一千五百人的。誰奈永熹帝寵愛幼子,擴充了一倍,群臣本來就想趁著機會上奏永熹帝不可因為寵愛幼子而影響了國本,難道前漢的‘七國之亂’不是教訓乎?但既然人家吳王這麼識趣,那咱們投桃報李,同意了又如何?難不成吳王還能靠著區區水師有其他的心思不成。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殿下有如此本事,那咱們就守好陸地就好,水師交給殿下也比在咱們這些不懂行的人手裡要好很多。況且陛下那意思擺明瞭也是打算把水師給殿下了,咱們只管著同意就好了。軍方以樞密院指揮使劉晟為首的自然沒話說。
看著底下的大臣們毫無疑義的透過了這個提案,永熹帝表面上面無表情的決定進行下一項議題,但內心卻嘆了一口氣。透過皇室的秘密訊息渠道,葉哲給永熹帝上了一道密摺,在其中,葉哲詳細闡述了自己未來龐大的計劃,包括經略南洋,殖民外海,光是紙張,就用了數十張之多。其中的規模之大,耗費之多,即使是永熹帝貴為一國之君,富有四海,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但看到摺子內,葉哲已經開始一步步的實行了自己的計劃的時候,永熹帝又為自己能有這麼一個雄才大略的兒子感到驕傲的同時,又為葉哲在內容的最後,表示自己因為這個計劃很忙,沒時間和精力再去參與其他的事而感到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劣子,一家人呢至於如此小心謹慎嗎?朕知道你無意於皇位,不需要你這樣提醒。
同時,永熹帝也在想,能做出這樣的計劃,朕這兒子絕對是我大周皇室百年一遇的天才,計劃沒成功還好,如此龐大的戰略計劃一旦成功,我大周必然可以享國千年!
為了大周國祚,朕必然全力支援!
“陛下,陛下,您覺得這樣可行嗎?”首輔崔浩出言,把還沉浸在對葉哲奏摺回憶當中的永熹帝給喚醒了。
“啊,愛卿剛才所言何事?朕沒怎麼聽清。”永熹帝淡然地道。
“臣等剛才是說,不知道先行派遣那幾支軍隊前去比較好?為國事所計,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崔浩心裡翻了一個白眼,但還是重新說了一遍剛才群臣們在討論的問題。
“哦,,朕知道了,那依照劉愛卿和李愛卿的意見,派遣那幾支軍隊先行北上的好呢?”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給專業人氏去解決的好。
“陛下,依臣愚見,臣認為羽林衛,千牛衛,金吾衛負責拱衛京師,不宜易動。左右龍武衛,神武衛,左驍果等上次北伐夷族,傷了元氣,現在雖然從各地選拔了精銳補充完畢,但還需要訓練,整頓,補充武備,短期內難以恢複戰力。依臣看來,不如調集左右神武衛,並各州郡折沖府府兵北上。”樞密院指揮使劉晟先行出列對答道。
“嗯,此舉尚可,還有別的需要補充的嗎?永熹帝欣慰地道。
”陛下,臣認為神機營也可以派一部分北上。“在一旁的樞密副使李虎道。
“哦,愛卿如此看好神機營?”
要知道,十二衛成立時間愈百年,建國之前就有前身在太祖帳下效力,建國之後,更是傾全國之力打造的十二衛,每衛都是在全國軍隊內經過層層遴選出來的精銳,每逢大戰,必然有十二衛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鐵與血鑄造了百年的榮耀,每一衛的軍旗上都有屬於自己的榮耀見證!
可以和之比肩的也就只有後來為了適應對外戰爭的需要而設立的玄甲軍了。而這次李虎一反常態的舉薦剛剛成立不久的神機營,引起了永熹帝的注意力。
“是的,臣仔細研究過這由吳王殿下授意設立的火器部隊,他們雖然成立不久,但就目前來說,是最適合北上和蠻夷作戰的軍隊之一。”
“理由呢?愛卿拿什麼來說服朕?“
“一,臣認為這支軍隊有過和夷族作戰的經驗,這很難得,更難的是這支軍隊在戰後的統計中,居然在戰損比最少的情況下,獲得了不扉的戰功。其二,這支軍隊的火器可以說是草原蠻子的大敵,人馬聽火器之聲,受其火光影響者十之八九,大驚之下,人踩踏馬者不計其數。即使是夷族,在被鎮壓之前,幾乎沒有克服火器的影響。所以,臣認為可以派遣其北上一戰,只要用在合適的地方,總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的!”李虎斬釘截鐵道。
“.......傳朕諭令,神機營授旗,擴軍,改營為衛,賜名神機衛!整頓之後,其之一部,隨軍北上!願其不負皇恩,建立無上之武勳!”永熹帝思考一陣,沉聲命令道。
“諾!吾皇威武!”眾臣齊聲道!
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