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北道出了什麼問題?夷族賊心不死不服王化了?”永熹帝問道。
在這個關鍵時刻可不能出現問題啊!
“不不不,不是夷族。”王永連忙否認道。
還不等大周君臣松一口氣,王永又語驚不死人不休道“是蒙元出大問題了!”
“到底怎麼回事,你這個老狗快快詳細道來!”永熹帝也憤怒了。
“是,前日也就是永熹十七年八月初三,蒙元大汗窩闊臺被人刺殺於王庭金帳內。而兇手至今未被捉拿!”王永也不敢再支支吾吾觸怒永熹帝了。
“你密諜司不會就打探到了這點訊息吧?”永熹帝不滿地道。
“不不不,陛下。奴婢的孩兒們拼死傳回來了重要的情報,這次刺殺乃是早有預謀之事,據說乃是不滿窩闊臺對我大周不作為和約束他們打草谷的行為的貴族們聯合起來幹的。事後,這些人迅速推舉窩闊臺小兒子乃木爾上臺!”王永道。
“什麼?是這個人?那情況不妙啊!”一旁的崔浩道。
“哦?這個人怎麼了?”永熹帝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誰都記得,更何況一個敵國的小王子。
“啟稟陛下,此人甚是陰毒。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自小就看不起我大周,即使是在我大周使者面前也是直呼為‘南蠻子’而不懂禮節。每年不顧禁令屢次掠奪我邊疆之民。即使毫無收獲也屢屢不止,似乎只是為了報複大周。”崔浩憂心忡忡的道。
要知道,在窩闊臺時代,雖然兩國關系一般般,但也因為雙方保持了最大的剋制而沒有太大的矛盾。自從大周收拾掉了夷族之後就更是如此,即使常有的打草谷也在窩闊臺強力約束下減少了很多。大周這邊則是投桃報李,在原有的十三個邊市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三個邊市。
兩國關系一度和諧融洽到了一個歷史最高地步。但由於這次的刺殺案,換上來的領導人明顯仇視大周而無法預估兩國關系的走向,最壞的打算甚至是戰爭!這又不得崔浩不多考慮。
“可知此人為何如此仇視我大周?”永熹帝問道,如果能找出問題由來,能解決就好了。
當然,如果不能解決,那大周從來也不會怕過誰!
“陛下,奴婢的孩兒們有過打探。說來也好笑,居然沒事當年訪問蒙元的使者在這個乃木爾的母親難産的時候沒有施以援手,導致其母情難産而死,最終使得他仇恨大周。”王永解釋道。
“........”
這尼瑪什麼破理由!你自己國家醫療水平垃圾,老媽難産死了也怪我們?這鍋我們不背!
“既然如此,那密諜司和樞密院北部院把精力都放在北方來,倭國的事......”永熹帝無奈的道。
畢竟蒙元才是帝國的敵人,那數十萬的鐵騎可不是開玩笑的。
“陛下,這倭國之事本來就是吳王殿下發現的。不如讓吳王殿下負責啊。”崔浩道。
“嗯?也不是不可以,蒙元那邊估計也用不到水師。就這樣吧。秘書監擬旨,擢吳王哲為大周水師統領,負責大周水師。副樞密使李虎為副佐之。”永熹帝又一次選擇相信自己的幼子,希望他可以給自己再一次帶來驚喜。
當然,他並沒有讓李虎前往蘇州節制葉哲,而是讓李虎在京城排程轉運全國水師。他相信自己這個兒子,幹得好,這把椅子給你做又如何!就怕你沒有野心!
但永熹帝也很奇怪怎麼這一次崔浩突然捧起了葉哲來,要知道他可是一貫支援自己二兒子的呀。
.........
崔浩當然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當然是支援葉睿的!這次不過時欲情故縱罷了。想想吧,葉哲本來就發現了倭國有礦脈,首功肯定跑不了,與其讓葉睿摻一腳進去分潤功勞,不如大方一點讓給葉哲,而專門準備對對付蒙元,要知道,蒙元才是帝國的大敵,如果解決了蒙元,那誰能阻擋葉睿入主東宮?
再者說了,葉睿的封地是哪裡?晉!理由都是現成的,晉王殿下憂心自己封地子民的安慰,願意去封地以防範蒙元!
多好的理由,誰都找不出不是來。
而這麼潑天大大功勞和倭國攻略一比,誰輕孰重自然是不言而喻。
“陛下,還是再等等吧?還是看看蒙元下一步動作再做考慮。萬萬不可在這個時候刺激蒙元了。”李虎還是有點謹慎道。
“是啊,陛下,臣複議!”崔浩道,能不打仗盡量不打,帝國實在沒有精力再來一場國戰了。他情願二皇子穩紮穩打,以國運堵一次實在太危險了,目前恢複大周實力,維穩才是最重要的!
“不!朕意已決,立刻準備,如果蒙元有所挑釁,發兵戰之!我大周計程車兵如果不能保家衛國,保護百姓,使其安居樂業,那還要之有何用?浪費國帑?”永熹帝鏘聲道。
“大周萬勝!”帝國之主都決定了,底下的人自然只能服從。
喊出了國戰的口號就意味著東亞兩個最強的帝國只能有一個在這一戰之後存活下來。
是那個東起壩上草原,西至大蔥嶺的蒙元帝國馬放中原,還是這個在戰火中成長的帝國封狼居胥,在此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