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自立國以來,就有注重水師的傳統,太祖皇帝更是以滄州、福州為水師基地,建立北南兩大水師。
大周太祖自國朝新立以來,就著力建設水師,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師主要是為了‘守海疆,靖海邊’。防止前朝遠遁海外的餘孽借機騷擾沿海。
但自從太宗,高宗朝之後,國富民強,再無行兵戈之事。百姓也不在懷念舊朝,水師自此就逐漸變成了一支‘稽查海疆,追繳違法亂紀’的‘海上警備隊’了。水師也就這樣子慢慢地不再被人所關注。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本就是農耕文明的特性,他們即使再貧窮,也不願意把目光方向大海。水火無情早就隨著無數的嘗試和犧牲深深的烙在了他們的心裡。除了那些漁民等,人們固執的認為只有腳下踩著土地,才是最為安穩的。殊不知,海洋所蘊含的財富一點也不比大地帶給人們的少。
而原有的滄州水師,在永熹帝北伐夷族的時候,因為幫助永熹帝封鎖海岸有功,加上皇帝也看出來葉哲喜好水師。因此,藉著這次機會,把滄州水師之一部,約摸著三千人左右劃給了葉哲以作為獎勵其在北伐時的功勞。
而這支水師連船帶人經過維護修整加上航行,以在不久前到達了蘇州附近。雖然說蘇州為江南水鄉,但也沒有合適的港口作為一支船隊的軍港,更何況蘇州並不靠海,不可能停的下這樣一支定義為近海水師的部隊。因此,葉哲為這支軍隊選了一個合適的軍港――華亭縣。
一般人可能並不知道這裡,但如果說它現代的名字,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就是上海!
作為中國數一數二的港口城市,葉哲想這附近再也沒有那裡比得上上海的了。
他在命人在選好了合適的位置之後,就早早的修建了一座簡單的軍港。在他的計劃裡,未來的蘇州水師也就是東方艦隊的軍港就是上海!這裡也將逐步擴充套件為大周帝國的一個巨型港口,當然並不僅僅是軍用,也會設立民用港口,這樣一來,可以極大地讓蘇州迅速繁榮起來。
在拿到了兵部的告示文書和永熹帝的手令之後,葉哲就興沖沖的趕向了蘇州水師的駐地。
到了之後,看著數以百計的大小艦船。大者如海鶻,鬥艦,樓船等軍艦有數十艘停靠在港口,而小的如偵查用的斥候,沖鋒用的走軻更是不計其數,小船在大船之間遊走,以保證大船之安全。
到了軍港外,早有水師將領得到訊息之後在門口等候。在看到葉哲拿出手令,並驗明真假之後,便行禮請葉哲進入營地。
雖然說是水軍大營,但法度森嚴確一點也不比陸軍差。一排排的將士逡巡於營內,看到鮮衣怒馬的葉哲也不卑躬屈膝,只是停頓行禮之後,就繼續巡邏。
而靠近戰艦的葉哲這才知道原來遠遠的看著這些戰船和親自登船細看有如此多的不同。
水師的艦船上,裝備了與之配套的兵器。水師將士們的主要兵器除常用的刀、劍、矛、槍、弓、弩。當有絞車弩、拍竿和炮車及配套的箭、石等。
當然,由於火藥的發明和在軍事上的運用,水師除了與艦載武器弓、弩、炮車相配套的各種型號的箭和石彈之外,還有一些用於火攻的武器。包括火箭、火杏、燕尾炬、遊火;助燃物則有油,常以瓢、囊盛之。它們可透過弓、弩或炮車來發射,也可直接投擲而用於火攻。
葉哲在參觀完之後,對這支水師則是充滿了信心,他原本以為百年不聞金戈的水師會慢慢腐朽,但滄州水師並沒有如此。依舊出色的完成了對夷族的封鎖。
而現在這支水師也沒有因為長途跋涉而出現什麼意外。最多就是因為這些北方的漢子因為初次來到江南,還有些水土不服。但現在並沒有什麼戰事,多加以訓練即可。
“將軍高才,本王佩服至極。上千裡路的跋涉,我大周水師依舊如此士氣高昂,可見將軍也有孫武諸葛之才。”葉哲對陪同自己的水師指揮使孫軍道。
“那裡,殿下謬贊了。某隻是進了一個軍人該盡的職責罷了。如果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還請殿下明說,某一定改正。”這個孫軍也是個妙人,本來剛才在介紹水師的時候一點兒也不緊張,這下一到了和葉哲說話的時候,就臉色通紅,一段話咬了兩三次舌頭。
“哈哈哈哈,孫將軍不比如此拘束,既然父皇把諸位劃撥給了本王,那本王自然把爾等看做一家人。自從,蘇州水師正式成立,本王允諾,除了兵部下發的糧餉,本王也會另外補貼一部分錢財。但諸位也要刻苦訓練,本王可不希望到時候用到諸位的時候諸位慫了!”葉哲上來就激昂的道。
他知道對這些軍旅之人來說什麼為國徵戰,民族大義都是虛的,只有糧餉才是看得見的東西。
果不其然,下面的將士們知道了之後頓時歡呼起來。以前有接觸過葉哲的自然知道葉哲不貪墨軍功,在北邊沒有戰事的時候不僅僅犒軍大方,而且在有戰事的時候有所繳獲之後,也是大方的獎勵。除了平時操練累一點罷了,但是咱都是軍旅的漢子,自然知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殿下這不也是為了我們好不是?
來到南方之後,聽到殿下還這樣承諾,自然想起來了當年和這個小殿下公事的日子。
而有些不知道規矩的問清楚了之後,自然也是高呼殿下千歲以表達對這個大方的殿下的擁護。要不是顧及禮法,都打算喊萬歲了。
這麼好的殿下都不跟著,那還跟著誰啊!所有的將士們心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