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奴將男嬰送到了鄉下,交給了一戶沒有子嗣的小地主家撫養,這戶小地主家中有幾百畝薄田,男女主人都是十分虔誠的信徒,也十分善良。
他們給男嬰取名為羅恩·馬爾沃,自小羅恩便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分,十分聰慧不說,還有著異常發達的運動神經,很快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才兒童。
雖然羅恩聰慧也有著十分優秀的體格,但是卻離經叛道,畢竟這個少年體內,裝著的是李維斯的意識。
面對父母這對虔誠信徒每天一遍遍的宗教洗腦,早就無法忍受的羅恩便在八歲的時候便離家出走了,惹得這對夫妻好生傷心。
離家出走後羅恩開始遊離大陸,為了生存偶爾也會幹些小偷小摸的勾當,完全一副叛逆壞小子的樣子。
他這樣孤獨流浪的孩童,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來自大人欺辱,但是羅恩總是有辦法,奇妙的迴避這些欺辱,甚至把那些不懷好意的大人戲弄一番。
就這樣深受社會毒打磨礪的羅恩長到了十五歲,變成了一個健壯的棒小夥兒,而這一年大陸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還記得菲利克斯駕崩後登基的新教皇嗎?那位短命教皇僅僅登基三年後,便生病去世了,而那時候羅恩還沒出生。
歷任教皇都十分的短命,在羅恩出生後的那十五年就換了八次教皇,這些教皇無一例外曾經都是護教軍的將領。
到這裡,您也許會看出來這個強大教廷背後的重重危機了。
是的,教廷的成功源自那支強大的護教軍,而這也將是教廷覆亡的原因。
一直以來這支護教軍中山頭派系林立,當初是菲利克斯的強運跟聲望壓制住了那些軍頭,才讓他們團結一心不敢造次。
菲利克斯死後,這些軍頭面對空出來教皇寶座,自然也都是蠢蠢欲動,於是一場場陰謀篡權在教廷輪番上演。
一開始大家都還是文鬥,但是隨著鬥爭的愈發激烈,武鬥跡象也越來越明顯,直到這第十任教皇被人毒殺,這場一直在臺下權利鬥爭也就被擺到了臺前,局勢也就隨之失去了控制。
戰爭再一次爆發了,駐紮在各地的護教軍紛紛向教廷進發,企圖將自己派系的軍頭推上寶座。
而為了阻止他人捷足先登,這些向教廷進軍的護教軍,又在進軍途中相互堵截大打出手,整個大陸因此打成了一鍋粥,無數平民也被裹挾其中,一時間大陸烽煙四起戰火連天。
羅恩也沒想到崩潰回來的如此突然,護教軍在相互的內鬥中分崩離析,這些控制軍隊的軍頭也個個搖身一變變成了軍閥,相互之間殺的不可開交。
在護教軍的將領為了寶座殺紅了眼的時候,教廷的文官們也沒閒著,他們也一直對寶座垂涎著呢。
當他們看到那些武夫們殺的不可開交,也都紛紛打起了教皇寶座的主意,夥同教廷的禁衛軍,誅殺了幾個在教廷護教軍大元帥,推舉了菲利克斯曾經的秘書,現在教廷大智庫館館長作為教皇。
這些文官們以為只要他們控制了教皇,掌握了大義,就能得到統治天下的權力,然後在拉一派打一派,分化瓦解那些臭武夫的軍權這一局就穩贏了。
但是他們錯了,看到果實被搶的護教軍軍閥居然停下了爭鬥,他們知道這要是讓教廷那幫文弱書生得逞,今後他們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於是這些原先打的不可開交的軍閥,迅速結成統一戰線,一通向教廷進軍了,想要武力逼宮。
這不禁讓那些文官慌了神,教廷只有不到兩萬的禁衛軍,那些護教軍卻來了近三十萬人,禁軍根本就打不過去。
於是他們趕緊向鎮守北境,防止克布恰蠻族捲土重來南蠻軍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