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把目光放到諸葛亮身上,已經和張郃等人在岐山對峙了半個月,而且半個月內,毫無長進。無論諸葛亮怎麼用兵如神,但是面對一個用心防守,不和你打正面的將軍,也是無可奈何。
這日,諸葛亮著急了手下的謀士,一起想辦法。
“這張郃不與我蜀軍正面交戰,現已半個月了,不知道諸位有什麼好辦法沒?”諸葛亮看著手下的謀士們問道。
“不如我們派遣百位士兵,輪替問候對方?”其中一位謀士說道。
雖然這種方法不道德,但是在兩軍對戰之中,可不管這些,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郭嘉,都出過這種餿主意,也都用過。所以這位謀士提出這種方法,也不為過。
但是剛提出這種意見,就被諸葛亮回絕了。諸葛亮並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方法,可是對面張郃身後站著的,是司馬懿,而憑藉著對司馬懿的瞭解,這是一個特別沉著的人,總的來說,就是特別能忍。所以,這種手段不僅用不出來沒有效果,而且還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不行!”諸葛亮拒絕了。
“夜襲如何?”又一名謀士站了出來,出主意到。
夜襲是大多數軍隊都喜歡用的手段,而且這手段簡單粗暴,往往能夠起到奇效,可是諸葛亮他們面對的是張郃和司馬懿,對於夜襲這一點也不可能想不到,所以夜襲的手段可能也起不到作用。
所以諸葛亮又搖了搖頭。
就在大家都沒有主意的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
只見此人白眉黑發,站起身子說道:“不若用火攻?”
“恩?季常何故此言?”
站起身子的白眉黑發之人正是馬良,此次北伐,馬良也在列。
“我觀近日天幹氣躁,沒有雨天,何不命黃將軍的弓箭部隊,用火箭射入城內,等到城中大亂之時,在派遣馬超,張飛兩位將軍趁機夜襲,到時候岐山可破!”馬良開口。
聽了馬良的計謀之後,在場的謀士都點了點頭,似乎都同意馬良的意見,可是諸葛亮卻蹙眉不言。
雖然此計謀甚好,可是諸葛亮卻考慮的很多。之前說過,魔改三國之人講究因果,殺死太多平民或者做太多傷天害理之事,會被上天降下因果,時間長了就和張角一般。
而諸葛亮等謀士是最怕因果了,因為他們的出謀劃策經常會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亡,所以每當他們出謀劃策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的考慮,爭取想一些不怎麼傷天害理的計策。
雖然馬良這等計策不錯,但是要知道城中平民甚多,若是採用火攻的話,還在半夜,平民們肯定會收到損失,弄不好還會造成較大的傷亡,所以雖然此計甚好,諸葛亮卻皺著眉頭的原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