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得到後土娘娘的指點之後,回到上林苑,跟金木水火四大分身一起閉關,設法凝煉和提升神土、神金、神木、神水和神火。
佛系分身秦苦繼續修煉四大皆空。
鬼系分身秦瓊則跟著師傅瑤姬研究陰陽造化寶典中蘊含的陰柔天道。
分身秦文則前往仙文閣,跟著倉頡老祖繼續構建仙文。此時他已經掌握了九萬五千多仙文,距離傳說中的十萬八千仙文不遠了。當然,十萬八千並不是極致,那只是在天道碑上有記錄的部分。倉頡祖師早已登峰造極研究新的仙文了。
除此之外,秦笛還去黃帝宮的藏書閣,試圖尋找關於時間大道的描述。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在藏書閣中並沒有找到相關的內容。
不過,秦笛去拜見孔夫子的時候,倒是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孔夫子也是仙帝,曾經去過神跡荒原,只不過很快就回來了。
他給秦笛的建議是,找一條大河,靜靜的觀看飛流而下的景象。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秦笛想不明白,於是問道:“師傅,您給仔細講講,這話是什麼意思?”
孔夫子沉吟良久,方才說道:“我用白話跟你說,時間來自於運動,不同的運動狀態,決定不同的時間。在一個空蕩蕩的地方,沒有日月星辰,沒有人,也沒有物,沒有呼吸,沒有心跳,沒有物質之間的相對運動,也就沒有時間。
有了日升日落,才有一天;有了月圓月缺,才有一月;有了春夏秋冬的變遷,才有了一年;有了生老病死,才有了凡人的一生;有了沙漏,才有更細致的時間刻度。
運動有規律,才有時間如流水;運動無規律,時間也會混亂。
時間是幻像?還是真實存在?我研究大河流水,發現時間更像是虛幻!
因為水在流,所以時間在走。我以大法力止住水流,將樹木花草、生老病死,全都固定住,也就沒有了時間的流逝……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川因為安靜不動而長久,流水因為飛流而下而消失。對於大山來說,時間過得很慢;對於流水來說,時間流逝的很快。海枯石爛,總比木葉凋零慢的多……”
聽了這番話,秦笛陷入了沉思,覺得時間大道太複雜了。
他根據孔夫子的建議,讓佛系分身秦苦找了個大河,坐在河邊修煉四大皆空。
按照佛家的說法,既然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皆空,也就沒有了運動,同樣沒有時間的觀念!正因為如此,佛祖才能自亙古而來,到世界末日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