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葉羽還是在會議上讓工作人員進行約稿,保證整本長篇小說的稿子數量在15篇以上。
一本小說連載,有重點推薦的鮮花,也有做襯托的綠葉。
那些被約的稿子,就是用來當綠葉的。
為了打出自己的名氣,葉羽還祭出了《盜墓筆記》這本冒險流派的神作。
他就不相信,在這個缺少新鮮腦洞注入的蠻荒時代,《盜墓筆記》會不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還有一本都市偵探劇《法醫秦明》,在21世紀的華夏非常火爆,還有影視公司進行拍攝,這就說明受眾群體大,適合推廣。
葉羽將這本小說作為單元劇,放在了《燕京文學》的黃金位置。
1998年3月15日,經過一個月的重新準備,這三本刊物在京城和周邊省城鋪開。
《春雷》印刷了四萬本,大多發往高中學校對面的租書店。
這些租書店大多是門頭房,在牆壁邊擺著一排排書架,裡面放著各種盜版的武俠小說和學習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春雷》短篇小說集就放在最裡面不明顯的位置。
跟它作伴的還有《英語沙龍》,這本書印了兩萬冊。
為了維持市場,西山出版社給他們打了五折,只要求渠道商們能繼續合作下去。
重頭戲放在《燕京文學》上,他們可是下了血本,一口氣印了六萬冊,將京城大大小小的大學校園圖書店都給鋪滿。
為此,西山出版社也是給了很優厚的政策,先賣後付費,賣不出去的可以退回。
付費也是八折讓利,也就是銷售商在享受五折讓利的基礎上,每賣出一本可以再獲得20的返點。
銷售商只需要寄回80的貨款就行。
有人問了,這樣做不會虧本嗎?
葉羽給算了一筆賬,這些小說的版權都在自己手中。
除去印刷費、員工費、運輸費等成本,雜誌只要賣出兩成就能賺錢,剩下的都是白撿錢。
更何況,他不是指著雜誌賺錢,是要培養粉絲,打響作者們的名氣。
只要有了忠誠的讀者,就會要求出版社發行小說的單行本。
這樣,才是收割韭菜的最好方式。
他之前看過一些動畫片,那些片子都是交給電視天免費播放。
動畫片的主要盈利點就在衍生品市場上,各種好看的玩具,漫畫和玩偶。
4月1日愚人節,銷售商陸續把訊息反饋回來。
《春雷》賣了兩萬冊。
《英語沙龍》賣了七千冊。
《燕京文學》賣了四萬冊。
成績超出預期,有些地方開始出現缺貨的現象,讓西山出版社追加印刷。
這樣看來,自己的計劃奏效了!
喜歡華娛大佬刷副本請大家收藏:()華娛大佬刷副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