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囚世人尋找更好的生存環境,蘇姍經與崔劍鋒和邱思遠三人協商,決定讓孫小剛、埃默森、約瑟夫、林丹紅等人用資訊傳物系統在深空中尋找象極樂星一樣的類地星球,以便把渦眼內的囚世人遷居其上。
不過,在茫茫宇宙中尋找一顆類地行星可不是那麼好辦到的事,因資訊長臂雖然能把大尺度宇宙空間拉近,但如沒有確切的位置引數,在太空中搜尋一顆給定條件的行星可不是那麼好弄的。
就算給定了要尋找的行星的大小,屬性等設定,用人工智慧自動搜尋,也因宇宙中的行星多如牛毛而仍難找到。更不用說人工尋找了。
約瑟夫等人當時幫助莫爾敦·傑克遜找到極樂星,尤其是說茫無目標地找到的,倒不如說是意外地發現的。
也就是說,找這種行星,只能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去找。而無論是機器人搜尋,還是靠人工搜尋,其能找到的機率幾乎等於零。
正因為這樣,極樂星對地球人而言,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巧合。而要在地球上安裝發動機,把地球推到別的恆星周邊來繼續維持原來的生存方式的想法,完全不合現實的。
因為,地球環境極其複雜,非人為能再造了的。日地月構成的人類生存環境,是很難在其它恆星附近隨意再造了的。一句話,日地月環境下生成的地球生態環境,一旦脫離日月,即出現不可逆的變化,徹底毀滅。
正因為這樣,想尋找一顆與地球環境完全相同的行星是非常難的。就算空間位置相同,但如其恆星物理屬性略有不同,其行星也就不可能產生與地球一樣的生態環境的。
極樂星是先找到有生物的行星後在其附近找到的一顆類地行星,但卻沒有生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其物理特徵與其有疑似有人類的那顆星不同。表明它不具備生成生物的某些因素。
考慮尋找新的類地行星非常難,孫小剛他們也曾仔細地對那顆極樂星附近的疑似有人類的類地星進行過分析,結果令人失望,那裡並沒有人類,甚至連生物都沒有。
“這若大的宇宙內外,總有數不清的類地有人行星的。”孫小剛雖然感到尋找類地行得安置囚世人的計劃不抱太大的希望,但還是給其手下的人打氣:“只不過宇宙中的無人的星總比有人的星多,也就造成有人的星難找的局面。我們只要不灰心地爭取,新的類地行星總會找到。”
“上次你們找到極樂星時的尋星記錄還在嗎?”這天埃默森突然問約瑟夫。
“這我不太清楚了。”約瑟夫想了想,說:“應該有吧。”
“有的話,儘快找來,我研究一下。”埃默森說。
“好吧。”約瑟夫說:“我讓莫爾敦·傑克遜的資訊長臂監控室尋找一下,如有的話備份一份傳給你。”
結果不久即把尋找極樂星前後的那段尋星記錄的完整資料傳給了埃默森。
埃默森如獲至寶一樣,立即仔細地觀看了一遍,然後把其認為關鍵的時段的記錄透過慢鏡頭觀看了幾遍。
他所關心的就是當時輸入的尋星設定,這些設定可能在人工智慧來尋找類地行星時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不出所料,當埃默森把幾經分析,多次選擇後找出的幾組尋星引數,輸入一試,奇蹟產生了。
原來輸入的引數,因各人的分析不同而輸入各種各樣的引數,大都牛頭不對馬嘴。而埃默森所選擇的是眾多測試人員中的推測最接近現實的一個人。他的推測往往非常接近人們所想得到的結果。所以他所輸入的引數,更接近成功的選項。
就這樣,透過人工智慧尋星後,埃默森得出了一批較為接近自己所希望得到的行星資料。然後透過分析與研究,最終得出十幾顆類地行星作為生成人或物實驗有行星。
這些行星中,六顆在本宇宙,八顆在外宇宙。在外宇宙的這八顆,分別從三顆外宇宙中搜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