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伴著三聲低沉的悶雷,三條耀眼的閃電在平坦的原野上揚起三股淡淡的塵煙,讓一支狂奔而來的馬隊的前一排戰馬像碰到絆馬索一樣,紛紛倒下。馬上的騎士也隨即滾落下來。
他們中有的甚至在戰馬滾倒時被彈飛,摔落到丈來遠的地方。
不少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滾著,發出撕心裂肺慘叫聲。
從狂奔的馬背上摔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輕則骨折,重則喪命。
真可謂人仰馬翻。
“崔公,你沒事吧?”
前面狂奔的一排馬倒下後,後面急馳而來的後一排騎手紛紛勒住馬,其中一個身著綠衣的衙役跳下馬後跑到一個已倒在被“絆”倒的馬前的三十開外的身著朱衣的人面前,把他扶起來。
“真懸哪。”朱衣人似乎被摔得不輕,在衙役的摻扶下吃力地站起來,跛著腳向前走了幾步,喘著粗氣說。
還好,沒人傷亡,不過,大都被摔的東倒西歪,很狼狽。
“狗鼠輩!”從後邊趕來的另一個朱衣人憤憤地望著眼前六十餘米的地方扶著同夥繼續向前跑的三個人罵道,然後轉身狠狠地向從後邊趕來的,正勒住馬原地打轉的騎士們吼道:“繼續給我追!”
“不用追了,還是用擘張弩射死他們算啦。”又一個朱衣人說。
擘張弩,唐代步兵用的一種射箭裝置,射程略遠。這支馬隊可能是因不是正規的唐朝府兵,所以未帶騎兵用的角gong弩。
“慢!”那個被衙役稱之為“崔公”的朱衣人此時被摔得狼狽不堪,他心有餘悸地望著不遠的地方扶著受傷的同夥繼續向前跑著的三個人,忙喝住正欲帶隊繼續追的那個朱衣人說:“不要再追了,更不能用擘張弩射。”
“為什麼?”那個年青的朱衣人不解地問:“他們已無力再用他們的風火輪繼續向前飛了。”
“你沒見他們沒把他們的魔光直往我們身上照麼?”崔公搖搖頭:“他們是有意避免傷害我們的。”
“也是呀。”朱衣青年恍然大悟:“他們手中的那個方形閃光魔盒,真厲害,要是對準我們直照的話,我們肯定死個精.光。”
“那你還追他們嗎?”崔公問。
“不敢了。”
這支追擊前面那三個“飛賊”的馬隊,是一支由大唐江南道派出的騎兵與武成縣衙役組成的追剿隊。
這支馬隊人馬所穿的衣服顏色各異,表明他們是道與縣湊合的地方募兵而非唐朝正規府兵,唐代正規府兵征戰時都身著鎧甲而不著官服的。
這支馬隊裡的官員,身著各色官府,無非是為了亮出等級,表明身份,便於相互間達成默契,這樣對各部門湊合的人員而言,起著不經言傳而心意相投的作用,這樣可各司其職,辦起事來,順當多了。唐代官服多彩,目的就是為了等級嚴明,高低分明,便於順應。
馬隊似乎由剛才被衙役扶起的那個崔公帶領,但這位崔公身著硃紅色官服,表明其官職至少五品以上,他既不是武成這小縣城的縣令,也不是江南道的按察使,而是從唐朝神都洛陽趕來查辦江南道“貶神下凡謀反案”要犯的朝庭命臣,其身份顯赫,是當年大唐宰相狄人傑的心腹愛將,名叫崔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