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叫傳了譚紹光來,溫言撫慰道:“你教訓那洋鬼子是為護我的顏面,叫你去賠禮也是不得已,就當是為我分憂。”
譚紹光聽了,竟跳了起來,叫道:“叫我卑職給洋鬼子賠禮,不如擰了卑職的腦袋!”
趙杉道:“這事如果不能善後妥當,英國人藉機找茬,第一處遭劫的就是蘇州。到時候,任你十顆百顆的腦袋能抵那如雨的槍彈炮子麼?”
譚紹光聽說蘇州有患,態度方才軟了,道:“卑職可以去賠禮,但絕不會下跪。卑職的頭再賤,也不給洋鬼子磕。”
“不用你下跪磕頭。”趙杉想到還要做其他的安排,擺擺手道:“你先去外頭候著吧。”待譚紹光走出去,又對楊秀清道:“下一道將譚紹光免職的誥諭,叫人拿著跟他一塊去,念給額爾金聽,也就行了。”
楊秀清倒沒了底,道:“那姓布的能就善罷甘休?”
趙杉道:“不然,還要怎樣?他又非是正大光明來跟你會晤,又是無禮在先而受這教訓。叫譚紹光去賠禮,讓他面子上過得去,他怎還會去人前自揭醜事?還有,叫人去那洋船上,跟洋商們說,你跟額爾金有事商談,留他跟葛必達神父在府上住一夜。再有,譚紹光賠過禮後,叫林升悄悄跟額爾金說今下午一直與你在秦淮河上泛舟垂釣。我早前為安撫葛必達神父,哄他說你邀額爾金到外面遊逛去了。”
“著實周全。”楊秀清伸了手指,虛點著她,笑道:“怪不得那老神父主動向你洩底,憑你這騙中騙兩頭誆的功夫,哪個不被你拿得牢牢的?”
“你這是夸人還是損人呢?”趙杉白他一眼,緩了緩語氣,又道:“眼下東南西北,無一處安生,就能忍則忍能耐則耐,少生些枝節吧。”
楊秀清叫李壽輝拿了誥諭,與譚紹光同去。又吩咐把額爾金安排到驛館歇宿。額爾金心有餘悸,生怕楊秀清再度變臉,洗過澡換了衣裳,連飯也不吃,就回商船上去了。
趙杉為保穩妥,又寫了封信,託葛必達神父代為寄送。這信卻是給維多利亞女王的,內容都是關於穿衣打扮、家庭生活的輕鬆話題。趙杉寫此信是為表示當下並無與英國撕破面皮的打算,算是主動向歐美各國拋橄欖枝。
楊秀清卻也跟著發了兩份加急密信,一封給李秀成,叫整兵戒備,警惕“洋患”。另一封讓李秀成轉交潛伏在上海的陳阿林,謝他對額爾金身份底細的提醒,並隨信附上一萬兩銀票,助他擴集人馬,壯大勢力。
楊秀清口授這兩封信,叫盧賢拔代筆書寫的時候,趙杉就在旁邊。
聽到給陳阿林那信的內容時,她曾一陣發慌。前日那封署名陳阿林的信是她叫林升偽造的。楊秀清這感謝信發去上海,陳阿林見了奇怪,必會來信詢問,她叫林升偽造信件的事必就會曝光,難免要再起風波。但她猶豫糾結了好一陣,還是眼睜睜瞧著傳信的令兵拿著信去了。
此番風波過後,楊秀清終於放下了執念,放譚紹光回了蘇州。譚紹光離京的第二天,恩娘來東府辭行。
趙杉聽她說是要往蘇州尋譚紹光,想到二人婚後一直是各過各的,只覺十分的不放心,道:“譚紹光在營中起居,你獨個在那裡,連個穩定住處都沒有,又無熟識的親友,倘或遇上事情,可要怎麼辦啊?”
“我去是要他句話。若是他著實厭我,就請娘娘代稟東王,準我與他和離。”恩娘語調中透著幾分哀傷。
趙杉將手在她肩上拍了一拍,道:“與他當面把話說開了也好,不論結果怎樣,只別委屈了自己。”叫了輛馬車送她去下關搭船。
天曆八月末,歷時長達半年的武昌攻防戰終告結束。湘軍一路渡退到宜昌,一路撤歸長沙。鄂東南的重城大鎮均被太平軍完全控制。湘軍的潰敗卻是因為前線統帥胡林翼的驟亡。
訊息傳來的時候是深夜,楊秀清聞聽,連問了兩遍“確切麼”,見來報訊的林升連聲應是,赤腳下床,登時便叫傳呼了書手來擬誥諭,道:“親手擒殺胡妖頭的封恩賞丞相,其上司主官升兩級使用。參與破妖營的統統厚賞錢帛。”
林升道:“營還沒破的時候,人就死了。據說是得了咳血癥,嘔血嘔死的。”
楊秀清眉頭一皺:“那就是說沒有尋獲他的屍首了?”
林升點了點頭:“據拿獲的胡妖頭的親兵說,營破的前兩天,靈柩就被藏在一輛馬車裡悄悄運走了,大概是送回胡的老家了。”
楊秀清失望的忿忿咬牙道:“我本想用他的首級祭奠亡靈,真是便宜他了。”擺手叫林升與書手退下,回去帳裡,把趙杉叫起,興沖沖把訊息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