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府以原兩江總督衙門為址,前殿後宮內外建築都在趕修中,洪秀全及其妻兒眷屬都暫在府衙西側的花園——煦園中辦公居住。
趙杉病好之後,前去向洪秀全問安。正逢他在書房辦公理事,與侍立在身側的韋昌輝,在一張鋪開的大地圖上指指點點地說些什麼。
趙杉跪立問安畢,洪秀全讓她走過去,一同觀看那地圖。
那圖是天京城詳細的佈局圖。上面用紅筆劃圈標註了數個地方,是各王當前的暫住地,以及新選定的府邸。
洪秀全問趙杉:“幾處王府都已選好,朕意也給天妹選一處好地方建府,你看中意哪裡?”
趙杉辭謝道:“諸王開府建衙乃是辦公理政,小妹乃閒居婦人,只隨便有個容身之所就夠了。”
“今時不同往日,天妹再無需自苦。西王為天國瀝血征戰,天妹也為國久歷功勳,理應安享天福。況且,南王府也已經選好了,不日就要營建。”洪秀全指著地圖問韋昌輝:“你幫著參選了這幾日,可還有適宜營建府邸的良佳之處嗎?”
韋昌輝道:“有是有,只是不知合不合天妹心意。不如明日實地去走走看看。”
“果然是一朝操權得勢,便要極欲窮奢來為往日所受困厄做補償麼!”趙杉懷著複雜的情感在心裡吁嘆。
正欲再出言推辭時,楊秀清自外面進來,朗聲說:“臣弟新選的府邸黃泥崗西北之側的龍蟠裡一帶就甚好。”言罷,給洪秀全行跪禮。趙杉與韋昌輝也忙跟著跪下。
洪秀全笑道:“不是早就說了,免了清胞的大禮麼。”即正色斂容傳口諭一道:“東王,朕之同胞,國之肱骨,御前免行大禮,站立奏事可也。”楊秀清拜謝了。
洪秀全拿筆正欲在龍蟠裡處畫圈標示,趙杉趕忙跪立於地,和婉辭道:“小妹深謝王兄厚賜。只是而今諸王府及各處衙署都在籌建中,正是亟需工匠、物料之時,總要以以應急節儉為先。小妹如今的居所也甚寬綽,暫就不勞二兄費神了。”
“行了,起來吧。你既堅持不動土木,就選處現成的園子吧。”洪秀全把目光落在了城南楊秀清初入金陵時曾暫寓過的原藩屬衙即瞻園上,對楊秀清說:“清胞既已搬去前眀皇城內的將軍署,就把這園子給天妹母子住可好。”
楊秀清笑著道:“二兄金口,小弟敢不奉詔。”
洪秀全又問趙杉可滿意,趙杉已接連辭了三次,哪能再推辭,只能謝恩。
兩日後,趙杉帶著敏行等一班從人正式搬去新居。轎子自薛家巷臨時居所,在城中穿街過巷直向南行,入了南城正中的三山街,又南行了三百多米,穿過一道新刷了黃粉的寬大照壁牆,停於一座宅院深深雕樑畫棟的府門前。
趙杉下轎,受命來府中聽差服侍的六個承宣與十六個女聽使齊齊地跪在府門前的臺階下,口呼“千歲金安”迎接。趙杉說聲“免禮起身”,就讓他們自去府中各司其職去了。
趙杉立於紅牆琉璃瓦的新居門前,但見新刷了明黃油漆的大門兩側各立著一隻雄壯威武的鎮門石獅。舉頭一看,畫著和璽彩繪的門楹上空著,知道是摘了舊匾還未來得及掛新匾。
上了門前的十二級臺階,進了門洞走不過三十餘步,又是一道硃紅油漆的門。兩旁掛著一對鑲在玻璃框中的長幅楹聯,寫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小苑春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趙杉將聯唸了一遍,覺得甚有意蘊,不覺又唸了一遍。
過了二門,沿著灰白方磚甬道鋪成的甬道,走過一百多米,進入雕樑畫棟的正殿。
幾個手腳麻利的侍女正在忙著撤換原有的裝潢。這裡原是藩屬衙門的大堂,要改作王府正殿,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趙杉穿過正殿後門,見還有兩間中間相通的規模稍小一些的廳室。負責裝修的匠人請示如何佈置。
趙杉道:“也不需再費力大拆大修,只把該清理的清理清理,把窗紗幔帳換一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