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軍沿江防線虛弱,太平軍南下進軍神速。軍民自武昌開拔三日後,水陸兩軍聯合進據黃州。次日,陸師攻佔蘄水。
趙杉隨軍在城中停留了三日。期間,李開芳特地去找過,向她詢問黃雨嬌的訊息。因事關機密,趙杉也不便多言,只說她是被派了特差。李開芳悒悒而去。
陸師撤出蘄水後,經過一整日的跋涉急行,翻過半壁山,越過田家鎮,與清軍在武穴發生激戰,大勝敵軍,逼近九江城下。只出動了數十名士兵,就拿下了官民逃去一空的九江。太平軍在城中繳獲了大量的槍炮軍資,兵鋒直指省城安慶。次日,又輕輕鬆鬆攻克安慶,繳獲白銀、制錢、糧秣無數。而後,再度棄城而走。
趙杉乘馬立於浮橋上,遠看高不過六七米的殘破城牆,近視肩背手提著繳獲的軍資急撤而走的太平軍士兵。想起往昔在桂林、長沙城下累月不退的喋血鏖戰,與近來武昌、九江、安慶三城的棄守,又想到日後太平軍與清軍在此三城的數度爭奪,只無奈唏噓而嘆:“得之不難,失之必易。天下豈獨金陵一城乎?!”
一週後,太平軍南岸陸師進據蕪湖,輕取下游東、西梁山江防要塞,旋即又攻取了太平府,至此距江寧不過五六十里之遙。陸軍在太平府駐營暫作休整。
這日晚上,趙杉正在燈下邊洗腳邊縫衣,隨軍陪伴她的訥言捧了一套道衣道帽回來,說受東王密諭,從男女各營中特選了二十個伶俐機變的兄弟姐妹改裝成道士,進城去散發傳單張貼告示。她被選上了,明早卯時去集合,會有自江寧城中內應將他們接進城去。
趙杉已許久沒有先前潛伏至金陵的黃雨嬌跟敏行的訊息,深慮她們的安危,輾轉思忖了大半宿,寫下一封簡訊。次日早早起來,將信放在尚在睡夢中的訥言的枕邊,穿上道袍,將頭髮在頭頂用銀簪挽好,戴上道帽,去往集合地。
因選中的大部分都是些湖南湖北新近入營的男女,而林鳳祥也未逐個點名確認身份,所以,並沒有人將她認出來。
隊伍出發,步行了半日,來至江寧鎮,稍作休息,繼續前行,日落時來到江寧外城鳳台門下。紛紛細雨夾著零星雪花隨著西北風撲簌而下。
趙杉搓了搓有些僵冷的雙手,只盼著快點入城。
城門口處,無數攜家帶口亟待出城的民眾被全副武裝的清兵阻攔,守門千總手把長刀,高聲斷喝:“奉總督大人鈞諭:所有官民只許憑證入城,但入城者,無有籌防局號牌嚴禁出城,違者立斬。”
身穿繡鴛鴦六品官服頭戴硨磲頂的太平軍內應李俊毅,引著眾人走至城門下,向著那千總密語幾句,千總點點頭,把刀一收,放他們進去了。
剛進了城門,就聽到清脆的類似風鈴的響聲。
趙杉抬頭一望,見一座高大通明的佛塔聳立眼前。心中好奇,就假裝低頭去整理鞋襪,故意落到隊伍最後,駐足去瞧。見那塔有九層,塔頂包金,通體琉璃,每層的簷角下都懸掛銅製風鈴。心想:這大概便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塔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了。但也無暇多顧,只略略看了個大概,就小跑著去追同伴。
又行了二里,進了內城南門聚寶門。按事先安排好的,眾人要先去城中太平軍秘密聯絡的據點天后宮,在那裡換去道袍衣冠,領取傳單告示,而後,在城中各自活動。
隊伍行至秦淮河東岸的堤堰上,忽見迎面來了數騎由兩隊披甲執銳的兵勇簇擁著的高頭大馬。馬上端坐的都是身著綢衫絨褂,頭戴紅絨暖帽,外披毛絨披風的富貴公子哥。
中間為首的那個勒住韁繩,盯著道眾們打量片刻,傳令左右兵勇“這些道士來的奇怪,把他們都帶回籌防局去。”
李俊毅伏地而跪,自懷裡摸出一塊手掌般大小的紅漆木牌,舉過頭頂,道:“這二十位道人是布政使祁大人請去天后宮做道場的,有團防局的號牌在此。請少制軍驗看。”
趙杉聽他稱馬上那人為少制軍,便知他就是侯謙芳口中的“花花太歲”,兩江總督陸建瀛之子陸乘隆了。
陸乘隆瞥了李俊毅一眼,把號牌擲在地上,冷笑道“宿老頭辦那保衛局明著是搞什麼練勇,暗裡卻弄一幫老道開壇做法,真是虛昧之至。待我把這些道士抓到他面前,好好羞辱他。”揮手讓兵勇上前抓人。
李俊毅等見脫身不得,只得施展開各自的腿腳功夫,跟兵勇們打鬥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