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南煙知道了黎不傷的事情之後,心情好了不少,就想找機會跟祝烽說一說。
可是,接下來的好幾天,祝烽都沒再到永和宮來。
甚至,連回自己寢宮休息的時間都不多。
最近這段時間,他格外的忙碌,之前魏王提出的幾項土地政策,對整個朝廷而言不啻於改弦更張,這是大事,他跟內閣的幾個大臣商議了好幾天,才總算將一些事情給定下來。
但執行,又是另一項繁重又複雜的任務了。
等到這些事情大體忙下來,已經過了清明。
這一天,祝烽坐在御書房中,面前站著太常寺卿徐青山,他問道:“朕之前吩咐的,去大慈恩寺祭奠高皇帝和皇后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徐青山道:“皇上放心,祭奠一切都照常進行,也圓滿結束。”
祝烽點了點頭。
又問道:“沒出什麼意外嗎?”
徐青山道:“並沒有。”
“那就好,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徐青山離開之後,祝烽又批閱了幾分奏摺,這時,小順子從外面走進來,輕聲說道:“皇上,貴妃娘娘來了。”
“哦?”
祝烽一聽,從奏疏裡抬起頭來,道:“讓她進來。”
小順子立刻出去傳話,不一會兒,就看見南煙親自捧著一個小盅走了進來,畢恭畢敬的對著祝烽叩拜道:“拜見皇上。”
“起來吧。”
祝烽一看到她,臉上原本因為幾天的勞累而透出的倦怠之意都褪去了一些,浮起了一點微笑,說道:“你怎麼過來了?”
南煙起身,將手中的小盅放到一旁的桌上。
輕聲說道:“妾聽說這幾天皇上都一直忙於政務,沒好好休息,也沒好好用膳,所以特地燉了補品過來。”
祝烽道:“又是何首烏燉雞?”
“哪有?皇上以為妾的小廚房就不會做其他的了嗎?”
“那還差不多。是什麼?”
南煙立刻那小碗盛了一些端上來,原來是燉得白白的魚湯,滋味不厚,卻清香誘人,祝烽聞著,眼睛也亮了一下。
南煙道:“這些日子,魚兒正肥,這尾魚下鍋的時候還折騰了半天,湯可鮮了。”
祝烽接過來碗來,一口便喝了大半碗。
點頭道:“嗯,果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