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娘拿帕子掩嘴笑了一下:“那不一樣,姐夫本身會的東西就多,教無憂不成問題的。我家那位郎君做生意經商還行,學問就差強人意了。而且現在好的西席真是難請呢。阿姐這胎,想要男孩還是女孩?”
嘉柔覺得生男生女都無所謂。已經有了無憂,自然希望多個女孩,湊個兒女雙全。
順娘遞了塊自己做的綠豆糕過去,嘉柔直接張嘴吃了,連誇她手藝好。順娘覺得這麼多年過去,阿姐個性裡還保留了非常天真的部分,說明是真的被保護得很好,心生羨慕的同時也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我做了兩籃子綠豆餅,還有一籃給母親的。這不是在花園先看見阿姐了,還沒來得及去母親那邊。”
“這些年我不在,辛苦你照顧母親了。”嘉柔感慨地說道。
順娘看著滿架的金銀花:“阿姐說這話嚴重了,母親一直待我很好,當初若不是母親,也沒有我現在的生活。要說照顧,還是世子妃照顧母親多一些,你別看她那個人面冷,心腸卻最是好……”
這點嘉柔倒是知道。孫從舟和孫靈芫兄妹倆,一個看起來不靠譜,一個看起來目中無人,到了緊要關頭,卻是能指望得上的人。只是這倆人的配偶,多少出乎眾人意料。孫靈芫嫁給小三歲的木景清,還是奉子成婚。而孫從舟就更厲害了,聽說用兩隻大雁就娶了崔雨容。
嘉柔一直以為崔家會給崔雨容安排一個名門的歸宿,可沒想到孫從舟上門求娶的時候,崔時照和盧氏都沒有說半個不字。
順娘見嘉柔似在想事情,小心翼翼地問道:“阿姐有崔表兄的訊息嗎?”
嘉柔沒想到她會突然提起崔時照,想來畢竟是年少時傾心喜歡過的人,總會念念不忘吧。她斟酌著說:“前陣子孫從舟帶著表姐回長安省親,聽說表兄的左邊耳朵聽力恢復了一成,右邊耳朵聽力大概恢復了三成。他現在能看懂唇語,日常生活倒是沒什麼問題。”
順孃的臉上掠過一絲落寞的神色:“當年我追他到黃州,他大概知道我的心意,直接把我送了回來,我的心就死了。他那個人,有時候也不知道是溫柔,還是冷酷。”
真正冷酷的人,大概也不介意身邊多一個侍妾。何況順娘說過,什麼名分都可以不要,但崔時照還是沒有接受。他最大的溫柔,就是不會四處留情,而且明知道是給不了的東西,早早就斷了對方的念想。
“他娶妻了嗎?”順娘又問道。其實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南來北往,很容易就打聽到當今炙手可熱的吏部侍郎是什麼情況。但順娘從不在家裡提起這個人,好像自己沒有過往一樣。這也是她的聰明之處,再寬容的男人也不會對妻子心中的初戀毫無芥蒂。
“倒是有些門當戶對的姑娘不介意他的耳疾,但他那個人一向清冷,眼光又高,不肯將就。”
順娘望著嘉柔不曾被時光侵染的眉眼,有句話藏在心底,猶豫再三,還是沒有說出口。只怕表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再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女子了。
“他是情場失意,官場得意,也算是求仁得仁了。那位,沒再找你們嗎?”順娘指了指天,問道。
嘉柔知道順娘口中的那位,指的是當今天子元和帝。當初他們離開長安的時候,為了永絕後患,讓張憲把整個組織解散。只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到底還是留下一些零星的情報網在手上。據張憲傳信所說,元和帝登基之初,各地的藩鎮發生零星的叛亂,吐蕃也趁勢西進。那時他動過找李曄的念頭,所以他們為了避開他,一直在搬家。
如今天下安定,叛亂比之從前大大減少。元和帝大權在握,又選拔了很多能臣在身邊,漸漸地,派來找李曄的人就少了。所以他們這次才敢在南詔多做停留。
這世上,再深的感情都會變得淺薄,更別說是兩個註定無法共立的人。嘉柔相信元和帝不是想加害李曄,僅僅是求賢若渴,但伴君如伴虎,帝王心可是這天底下最難琢磨的東西了
“如今這天下,已經不需要他了。”嘉柔笑著回應道。
外界對李曄的身份總會有幾分猜測,不知他為何脫離了李家,歸隱山林。李絳雖然不再拜相,但好歹還是一方的節度使,李暄也尚在朝為官。這樣算下來,李家只是不再被新皇重用,並不是犯了什麼大罪,所以對李曄突然銷聲匿跡,也是眾說紛紜。
“母親!姨母!雞湯來了!”無憂和李曄一人端著一碗雞湯,朝兩人走過來。大概是雞湯太燙了,無憂將碗放在順娘面前的案上,就趕緊抓著自己的耳朵,跳了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順娘連忙心疼地拿著他的小手吹了吹:“你這個傻孩子,有下人做這事,哪裡用的著你?燙著沒有?”
無憂笑嘻嘻地說:“我已經五歲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常我們家都沒有下人的!姨母不用擔心,有時父親做飯,我也會幫忙的!這點小事不算什麼。”
順娘會心一笑,將他摟進懷裡,又親又抱:“真是個招人疼的小傢伙。我家阿滿以後有你一半懂事,我就安心了。”
“阿滿弟弟很可愛的!”無憂趕緊說道,“等他長大一些,我可以教他讀書。”
李曄坐在嘉柔身邊,看著順娘和無憂親熱地說話,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一日,心中有些感慨。
人和人之間的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順娘又坐了會兒,就去看崔氏了。嘉柔有些睏倦,李曄扶著她回房休息,無憂乖巧地跟在兩個人的後面。父親一向是以母親優先的,簡直把她寵得無法無天。
從無憂懂事開始,家裡都是父親在忙碌。一日三餐,還有洗衣收拾屋子,包括帶無憂。而母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偶爾負責誇一下父親燒菜的手藝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