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除夕。
有老一輩的人會記得這樣的傳統,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之前,老人會將一枚銅錢栓在小孩的身上,亦或者裝在小孩的口袋裡,這枚銅錢,大部分是要在新年天亮之後收回去的。
這其中的過程,稱之為壓歲,而那枚銅錢,就叫做壓歲錢。
後來,這一傳統受時間、地域等影響而發生了很多不同的演變。
有些地方依然綁銅錢,有些地方會給一沓現金,俗稱壓歲錢,而且不只限於除夕之夜,除夕到元宵之間,壓歲錢這種東西總能在長輩與親戚家的後輩之間流轉。
更有些地方出現了踩歲的習俗,也就是將碎玻璃等物堆到地上,穿著鞋上去踩,俗稱踩歲。
而實際上,對於真正的歲來說,無論是你給上幾百幾千乃至幾萬的現今當壓歲錢,還是弄上一地的碎玻璃踩到整雙腳血流如注,實際上都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壓歲錢的由來,是為了壓歲。
而之所以用銅錢壓歲,是因為歲這種東西天生被一樣東西剋制落寶金錢。
作為天地之間的第一枚錢幣,落寶金錢代表著貨幣,代表著貿易,代表著文明的火種,代表著人族的崛起,本身就有大功德大氣運,後天法寶無物不落。
而作為怨念與戾氣化身的歲,天然被這東西剋制。
只是落寶金錢只有一副,而歲的力量卻彌漫整個三界,影響著三界六道。
所以,後來人們慢慢衍生出了以銅錢佩戴在身壓歲的習慣。
雖然普通的銅錢可定不像落寶金錢能夠剋制歲,但畢竟是人族貨幣,對於歲那種影響三界六道的力量而言,卻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銅錢壓歲,成為了過年的一種風俗與習慣。
下壓歲,後除夕,往春節的過度,俗稱過年。
既然提到了歲與夕,自然就少不了另一個名詞年。
“歲和夕是這種伴生關系的話,那年呢?曾經聽聞過關於年獸的傳說,說現在過年的習俗,放鞭炮、貼紅符都是為了驅趕年獸。”
感覺自己漲姿勢了的小道士在瞭解了夕和歲之後,忍不住開始好奇起了年。
九尾搖搖頭。
“關於年,有些不好定論。”
廳中臉帶疑惑,“嗯?”
“其實,年和歲與夕不同,並不是在怨念戾氣的影響下星辰的産物,嚴格說起了,年,是在夕的禍亂出現之後,有天道生成的産物。”
小道士瞪大了眼睛,“天道?”
夕是眾生怨念與戾氣所生,歲更是與盤古大神有關,聽上去一個個都逼格滿滿,卻沒想到年的來頭更大,竟然是天道産物。
九尾點點頭,“即便是落寶金錢,也只能壓歲,而不能將歲除掉。
但那種壓制,雖然能夠同樣對夕産生削弱,卻仍舊不足以讓生靈平安的辭舊迎新,夕的力量,依然會帶來災難。
在那種情況持續了數百年之後,某一年的除夕之夜,辭舊迎新之際,夕的力量達到最高點,新的災難即將降臨之際,天地之間,卻突然傳來一聲讓人靈魂顫慄的嘶吼。
在這一聲嘶吼之後,夕那無限拔高的氣勢為之一頓,下一刻,一頭恐怖的兇獸出現在夕的身側,大口一吸,夕身上那無盡的怨氣與戾氣竟然被兇獸所剝奪,向著兇獸身上傳遞。
未及天明,夕一身的怨氣戾氣被吸收殆盡,沒有了任何作亂的力量。
而另一頭兇獸一身的氣勢卻愈發的強大,甚至超越了先前巔峰時期的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