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老張氣呼呼地撐著柺杖很是吃力地朝草房外走去,夏無啟跟在後面不禁在心中一陣長嘆,生怕張老爹因心急而發生什麼意外,走出草房後夏無啟緊走了兩步攙扶起張老爹。就在老張氣呼呼地朝城東趕去時,渚河邊已經漸漸地聚集起了一些過路“看客”。
劉老醫師此時蹲在張奎身旁,目光呆滯地看著不遠處盛滿新鮮草藥的柳筐,不遠處,陳兩司和他的兵正在驅趕著不遠處的閒雜百姓。
“趙政……”
劉老醫師給張奎整理好遺容後便一言不發地蹲坐在藥筐旁,本就呆滯無神的老眼此時滿是後悔、疑惑和恐懼。
他本指望在趙政出戶後再擇機有針對性地試探一番,然而自己還未動手,卻又有一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暴斃慘死。看著張奎心口處的刀口,劉老醫師直覺得老眼一陣痠痛。
揉了揉痠痛老眼,劉老醫師緩緩站起身來,朝正在維護周邊秩序的陳兩司招了招手後便一頭扎進了茂密的蘆葦蕩中。
陳兩司見狀知道劉老醫師有要事對自己說,便心領意會尾隨了上去。陳兩司鑽進蘆葦蕩後,只見劉老醫師手捻葦葉兒若有所思。
“劉爺爺……”
陳兩司站住腳步躬身施禮道。
劉老醫師見陳兩司跟了過來,隨即轉過身來將其扶起來,拍了拍肩膀意味深長道:“陳娃子,咱們兩家做對門兒鄰居已有30年了吧!”
“是!小子還未出生之時,咱們兩家便已是對門鄰居,如今已經20多年了!”陳兩司躬身回道。
劉老醫師聞言微微點頭,隨後順手從陳兩司腰間拔出佩劍在空中舞了一段兒劍花。老醫師本就崇尚墨學,再加上和墨學高層交往甚密,因此也就習得一手墨家劍法。
將劍遞還給陳兩司,劉老醫師讚歎道:“此劍,你保養得不錯!”說著,劉老醫師便將身子轉向了西方,不遠處,一堵極為雄偉卻也滿目瘡痍的城牆隨即映入眼簾。
劉老醫師指了指城牆問道:“陳娃子,就城防而言,你對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有何看法?”
劉老醫師的這一問題,直接將陳兩司問得一頭霧水。
“嘶……老爺子今天這是怎麼了?人命官司不談卻鑽到葦蕩裡談城防……嘶……這老爺子到底想要說什麼啊?”陳兩司心中暗道。
陳兩司思忖片刻後躬身回道:“城防之關鍵在於民防,簡而言之便是防民於城外及民防於城上!”
“哦?”
陳兩司的回話讓劉老醫師眼前一亮,隨即追問道:“不妨和老夫說說看!”
陳兩司回道:“所謂‘防民於城外’,即戰前應關注每日進城人口數量之變化。若非特定原因而造成進城人數激增和驟減,則都意味著城內極有可能已有大批敵國細作,此時必須嚴加防範!‘長平之戰’,我軍本該大勝!然而因為城防不嚴,大量秦國細作湧入,致使我王中了秦人奸計臨陣換帥!如若當時做到防民於城外,則長平之戰我大趙必勝!”
“嗯,那‘民防於城上’又當何講?”劉老醫師點頭追問道。
陳兩司回道:“所謂‘民防於城上’,即戰時守城不能只靠現役將士,而應軍民同心、同仇敵愾共同防禦!我大趙之所以可在長平之戰後元氣大傷情況下在邯鄲之戰力挫秦軍,除了有他國相助外,最根本原因在於我邯鄲城內軍民做到了軍民同心,做到了‘民防於城上’!”
看著眼前氣宇軒昂的小夥子,劉老醫師心中不禁百感交集。固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能有如此有作為的年輕人自然是國之大幸。但是劉老醫師知道,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似火的鮮血和深深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