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辰在月球上遇到的那個來自於遙遠的,不知所來的星系的,以陽神的狀態存在的外星生命“它”曾傳授了一些陽神修煉之法,亦又一些陽神寄存之法……有關陽神寄存於物的實驗、研究,是一直在進][a只是,一直不曾有所進展——但有了張一辰帶回來的,已經被驗證為“正確”且“有效”的,來自於異域文明的法門。
更有親眼見的“寄存物”外形特徵,是如水晶一般。實驗的內容,一下就集中在了“寄存物”的材料選擇上,材料更將範圍圈定在可自然生成、透明、清澈,如水晶以及包含水晶的材質之上。
於是……經歷不長的時間,找到“適合”的材料,寄存陽神,獲得成功。這便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寄存物”的成功,使得橫跨太空,登6其他的星球都變得容易起來。不再需要火箭的運載;無需再考慮太空中,環境的惡劣、氧氣的不足,以及登6星球的自然環境是有大氣層、沒有大氣層,是岩漿漫天,還是寒冷刺骨,亦或者根本是氣體星球、液體星球等……曾經的許多問題,都再不是問題——當然,這只是解決了在宇宙中遷徙、活動的一個問題。想要進行採集,以陽神顯化之功,利用人力採集,自然是不明智的,而且也是極為浪費的……而陽神顯化,暴露在宇宙環境中,卻有時間限制,不能長出,所以還需要一個“身體”:不是“寄存物”卻是“身體”。
用這一個“身體”來保護陽神,避免陽神直接面對宇宙中的各種射線、輻射。
這一個身體便是以“液態金屬”為肌肉、血液的“液體機器人”!
液態金屬是一種極為奇怪的金屬:
當“神”入其中,竟可以控制其按照“神”的想法,進行流動、變形……蘇倚道:“神巢關於‘液態金屬’的研究,是很早就開始的。有關陰神、陽神進入液態金屬,可以控制液態金屬變化。並且陰神進入液態金屬,可以不畏懼太陽光線這些現象,也一直都在進行研究,立志於研究出一種液態機器人出來。這一研究,貞族的投入,是最多的,從剛才的新聞上看,應該是取得了極大的突破!”
暖暖吸一口氣,問道:“也就是說,未來的十年時間內,成功製造出液體機器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
夭芃芃道:“既然播出來了,說2o17年開始對月採集作業。那一定已經是準備的差不多了,技術方面,肯定已經不存在一些大的問題了。十年,再有什麼小問題,也足夠解決了。要是沒有把握,是一定不會在新聞裡面說的。”
中華國傳統向來保守,既然說了,那必然是十拿九穩的。
卻是和西方人截然不同。
蘇倚道:“說的對!”
暖暖問:“那……液態機器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和我們一樣呢?還是那種工業機器人?”她的腦海中,一下便湧出了終結者的造型,那樣子簡直帥爆了。蘇倚道:“液體機器人的作用就像是衣服一樣,一不是用來戰鬥的,二不是用來進行採集作業的,所以形狀會是人的形狀,以適應陽神……”
“哦……”暖暖拖長了聲音,悠然神往。
蘇倚續道:“骨骼應該會是一種極為堅硬、韌性的材料,以適應宇宙中各種嚴酷的極限環境。其頭部,應該會有一個保護‘寄存物’的顱內空間,形成大腦。液態金屬受到神的指揮、作用,會變得和生人沒什麼兩樣。當然,因為畢竟不是血肉,所以液態機器人的戰鬥能力應該是不差的……而進入太空的陽神,便會以之為載體,操作大型機械。甚至可以在太空中展開機械製造,形成一種太空工業——在無重力的宇宙環境中進行製造、生產,原本地面的許多問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對於能源的需求,也會大幅度的減少。甚至我們可以在太空環境中培育太空作物……”
暖暖訝:“太空作物?”一些所謂的“太空作物”暖暖是知道的,譬如將一些植物的種子送到太空,進行育,然後移植回地球上。
然後,這些經過“太空旅行”的作物,就會變得巨大化……
那如果直接在太空種植呢?
“那要長多大啊……”暖暖想象了一下,一顆南瓜會不會長的碩大的,直徑三四米?甚至於是十多米?一粒米,會不會變得如同香蕉一般?那原本的香蕉……太空中,種植各種的農作物,那畫面簡直太美了。
由此,不禁讓人想到——
未來的地球,將不會種植農作物。所有的農作物,都會進入太空——而要做一個農民的,其中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陽神”有成,可以寄存陽神,依靠液態機器人進入太空作業才行。而加工廠、製造廠,也是一樣的……不具備陽神修為,就根本沒有資格進入這些企事業單位,沒資格作為新時代的太空勞動力——修為,會成為一個硬指標。屆時,地球的人口、資源問題,就不會再是一個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時候……學校應該會開設一門“修煉課”吧?學生們從小學堂開始,就要鍛鍊身體,進行築基,之後初中、高中便要一步一步,如靜煉氣,煉化陽神。高中畢業的考試,就考“出陽神”,可出陽神的,繼續培養,為進入太空,成為新時代的“高階勞動力”努力,出不來陽神的,就在地球上謀求出路……
社會會形成“太空——地面”的兩極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