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隻紙鳶,張風飛揚,長裙兜著風,跑的有些費力,卻又飄逸。一株、一株乾枯了的樹,枝丫稀疏,零星的掛著枯葉,灰黃而冷清,彰示著冬日的冷寂、肅殺。葉子隨著枝丫,在寒風中輕輕的搖擺,“忽忽”的嗚咽,是一種陶土做成的壎,有一種寂寞的冷,以及對生命逝去、時光飛散之後的回味、追溯!
一手拉著暖暖,任紅梅一手擺臂,足下矯健、敏捷,卻又透著一種輕鬆寫意的慵懶。她的速度不快,照顧著穿了長裙,不方便跑的暖暖,卻要比往日慢了那麼一些……一些早起的行人,悠忽自身邊閃過——
有穿著棉衣,蹣跚的散步、鍛鍊的老人;也有光著膀子,只穿了短褲、背心跑步的老漢;也有年輕的,穿著緊身褲,短袖上衣,在寒風中跑步,鍛鍊的。時到冬日,跑步鍛鍊的人,卻似乎一下子顯得多起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樣的人,一閃而過,被甩到身後,另外的一側,稀疏的車,在公路上不時趟過,間或的一聲“滴滴”的汽笛,伴著發動機的轟鳴,糾纏了過去。
束成馬尾的發,在任紅梅的腦後節奏的,活潑、精靈的跳躍……
由著任紅梅牽著手。
暖暖的步子也規律、節奏,她很專心的跑,感受自己的腳步、呼吸、心跳……“上形氣、中形氣、下形氣這些,都給你講過了;而且,養生功你也進了第三層,所以許多的道理、玄妙應該都已經明白了……無論是練習拳擊的,還是練習各種武功,養生的功夫的,實際上功夫深了,都會明白一個道理——餘氣!”一邊跑,任紅梅一邊指點暖暖。她說的,都是暖暖已經學習過,或者體悟過的,她只博引旁證,讓暖暖對這個道理,瞭解的更加深刻,更加明白,豐富自己的積累。
所謂“餘氣”這一概念,暖暖自熟悉——她每日一早,都會練習養生功,一次行功之後,氣自趨行,不依動作,那氣便是“餘氣”。是身體正常執行之外,多餘出來的氣。
“‘餘氣’是額外的,身體的正常運動,不會用到它。它會在身體之中,依附著肌理存在,西方的人,不明白餘氣是什麼,不知道引導,只能本能的利用。所以他們的那些拳擊手、自由搏擊的高手,餘氣都是自然分佈的,所以抗擊打能力很驚人,發揮出的力量也很大,卻不能夠合理的利用……”
“那些‘餘氣’只是本能的分佈,需要透過抗擊打等方式,讓氣分佈各處。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東方的武學體系——我們對‘餘氣’的認識,是很早的,最早是用於養生、導引的法門,而實際上,最早的‘餘氣’利用者,就是你們家了。不過我們說的不是這個……”
“……”
寥寥數言,卻聽的暖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心中尋思:“‘餘氣’不就是那些修煉什麼‘周天功’之類的人,修煉出來的真氣嗎?透過導引,或者是靜功,減少身體對氣的消耗,卻又因為呼吸,得到了多餘的氣。然後,就有意的,透過意念引導,催眠身體,將這些氣聚積起來,匯聚丹田……”
然後,丹田續滿,因為氣繼續增加,丹田中的氣就會自然的,順著肌肉的脈絡下壓,逐漸過了襠部,而後便向上,自脊柱一線而上,待自頭頂下行,再歸於丹田,形成一個小的周天迴圈——這,就是所謂的“小周天功”。
其實,不過就是將人靜下之後的“餘氣”積累起來,然後形成一個以人體之中線的環狀迴圈系統。這些多餘的“餘氣”,正好經過了人體內最主要的軀幹、臟腑、大腦等中樞器官,純粹的氧氣、不斷的運轉,但有五行不調的地方,自然會因為這充沛的氧氣,而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這,就是練習氣功,可以強身、預防疾病的原理。
很科學——
普通人不練氣功,哪兒不舒服了去吸一口氧氣,還渾身舒坦呢!
而武者,亦是一般:尋常的運動量大,呼吸功能強,又按照一定的呼吸法練習。自然是練的時候,長力氣,歇的時候,長餘氣,自然也便有“內氣”了。也就是“內練一口氣”的那一個“氣”,時刻貯藏於身,用的時候,便一下子循著經脈,爆發出來。氣一至,那發揮出的力量,自是不同尋常。
想了這些,她又轉而想到……
印度的那個三脈七輪的體系,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是,他們是將氣,約束成為一種旋渦狀,圍繞著一些關鍵點在執行而已。本質上,卻是一樣的——餘氣只有執行,才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若是靜止在某一處,反倒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淤積了,那便是死氣、廢氣,只能讓人變得暴躁,或者生病!
再一想……
武俠的內功,不也是這麼一個玩意兒嗎?
……
她的眸子一亮,心道:“似乎,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誒!”她美滋滋的想,腳下更是輕快了幾分。有一些東西,當你知道了它是什麼,褪去了神秘的色彩之後,你才會發現它的本身並非是什麼“特異功能”而是“科學”——就像是魔術一樣,不揭秘的時候,不可思議,一揭秘,登時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心道:“這,其實不過是我們人為的,在體內儲存氣而已。說出來,一點也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