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徑直邁步,上講臺,捏了一根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天志”兩個蒼勁、有力的粉筆字,便一轉身。一身藍黑的風衣,一雙大長腿,一如既往的霸氣——“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繼續來講墨家的學術主張。‘天志’是什麼?子墨子說:天志,就是我們社會的一種需要每個人來遵守的規矩,就和木匠畫出的墨線一樣。”
他的聲音,沉穩、儒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麼一個規矩,並且以這樣的規矩,來規範自己,不去逾越。由此,還誕生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的名稱,叫做‘墨守成規’。許多人一說這個詞語的時候,往往都是輕蔑的、鄙視的。”
的確——這一個詞語,本就是用來嘲笑那些“規矩,不知變通”的人的。
只有不守規矩,並因打破規矩得到便利的人,才會嘲笑。
曹魏講課。
教室中,一片安靜,只剩下曹魏的聲音——或是言古,或是論今。攜著學生一起,暢遊在子墨子的思想當中、遨遊。一堂課不覺便下了,那四十五分鐘的漫長,似被納進了數秒之內,悄然而逝。“下課,我先走了!”曹魏走的時候,一樣乾脆。然後,便是上午的最後一節課了:
幾何!
這一節課,講的是“螺絲、螺母之中的數學原理”。不管別的同學,是如何看待這一節課的,反正暖暖自己感覺很有趣。
當課程“有趣”的時候,時間也就過得特別快。
不經意間便是“鈴鈴……”的,沙啞的電鈴聲,突兀響起。幾何老師宣佈放學,收拾了一下教科書便走。同學們爭先恐後,自前門、後門出,暖暖不急不緩的,穿好風衣,戴上了盔帽,背好書包,才是出去。
一出教學樓,便遠遠看到媽媽——一身米色的修身套裙,罩了同樣的,米色的小西裝,顯得如寒冷中一朵傲寒綻放的、淡雅的花兒。
手,戴著一雙淺綠色的皮手套,遙遙的朝她揮手。
暖暖緊走了幾步,過去……
“媽媽,冷不冷?”她很關心的,問了媽媽一句。媽媽輕笑,微微搖頭,說:“不冷,暖暖你覺著冷啊?”“不冷,就是有點兒涼……”說了句話,二人便牽手,沿路開始跑起來,掀起一道風迎面冷硬的撞來。
須臾,回家……吃了午餐後,小的午睡一下,便是下午上學的時候。下午的兩堂課一節策論,一節作文。課外活動的時候,依然是貞楠仁照看著。然後,一天的時間便過去了,接著是週二、週三、週四、週五……上學的日子,顯得平淡無奇,時而有一些學到新知識的喜悅,更多的則是感受到那種青春的味道!
十二歲的青春很美,那是青春的青春,是花季的開始。
週五:冬至。
這一天,標誌著冬天來了,真的來了。而天氣,也更是明顯的冷了起來。放學一回家,暖暖就立刻脫掉了風衣、盔帽、書包,然後進廚房。小姨、夭芃芃二人已經動手,弄出了餃子餡兒,餃子皮的面也已經和好了。
“快,等你了……”小姨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今天是冬至,冬至要吃餃子——這是習俗。這件事,是中午的時候,就定下來的。
暖暖便戴了一次性的塑膠手套,開始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已經不是第一次包餃子、第一次做飯,暖暖的餃子包的有模有樣,就是稍微慢了一些。一個一個精緻的,一模一樣的餃子,便繞著圈,圍在了箅子上。小姨倒不要她如何快,首先就是要求包出來的餃子要好看、要一致,不能是有大有小、奇形怪狀的……這樣的要求,讓暖暖很無語,速度只能一降再降……
效果很明顯,包出來的餃子也越來越好。
她的餃子,包的很用心,放多少的餡兒,如何捏,每包一個,就會有一分的經驗。而小姨不時的,告訴她的一兩個小技巧,也在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包了一會兒任紅梅便也回來了,脫掉了警服之後,就跟著一起包:
別人是坐在椅子上包的,她則是如同一隻大馬猴一樣,蹲在椅子上,高高的。包出來的餃子,也是奇形怪狀……蘇婉懶得說她,說也不聽。反正……嗯,今天包的餃子足夠多,讓她禍害幾個也沒關係,權當是給熊孩子玩兒了。
“看這個像不像鴨子?”
任紅梅將一個很醜的,胖乎乎的餃子伸到暖暖跟前,打斷了暖暖的動作。暖暖……她看了餃子一眼,很違心的說:“像。”
心想:“分明是一隻小豬嘛。”
o(╯□╰)o……
餃子包了一箅子、又一箅子,夭芃芃在裡面負責煮。首先煮出來的都裝進了一次性的塑膠飯盒中,一共裝了十一個飯盒。這些,是給劇組的人做的,算是冬至的福利。做好之後,便裝了袋子,讓任紅梅跑腿——“紅梅,這些水餃麻煩你送去,給劇組……”十一個飯盒裝了兩個塑膠袋,夭芃芃提出來。
任紅梅停手,拍去手上的面,問暖暖:“你去不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摘了手套,暖暖道:“我當然要去!”
“賓果……”
任紅梅“啪”的一個響指,一指餃子:“你提著,咱們走了。對了,大衣穿上,口罩戴上,我可不想等會兒回來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