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節目的“開局”略顯得胡鬧,筆記本後,正窺屏的導演正要舉手喊停,猶豫了一下,又將手放下了,話也重新咽回去。這一期的“信、義、利”的主題,他也是來了之後,才知道的——一共才是錄製了四期的節目,第一期“三秋”,第二期“有與無”,第三期“有為和無為”,這一期是“信、義、利”,除去第一期的題目之外,無一是簡單的,節目的深度、廣度也真的縱身一躍,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化類”節目——和什麼戲說三秋、戲說歷史、戲說xx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似乎,就連節目的名稱,也顯得有些輕浮、不合適了。而且,就是這樣的一款很“高階”的文化類節目,其收視率竟然不俗……導演的念頭一閃,繼續窺屏:收視率好的一個緣由,自然是主持節目的人!
誰不愛美人……世人皆愛美,自然也愛美人!
節目進入正題:
“姐,咱們今天的話題是什麼?”撒歡之後,任紅梅很逗的問了一句,還真像是不知道節目內容一樣。蘇倚白她一眼,道:“你連今天要說什麼都不知道,還要和我搶?搶什麼啊?好了,我們別理她……我們今天的話題呢,是‘信、義、利’,這三個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什麼君子不言利,什麼捨生取義,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個……”
蘇倚一伸手,在胸前一抹,如擦玻璃一般。似乎將什麼“君子不言利”“捨生取義”“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之類的,全部都抹掉了。
“不是這個你說什麼啊……”任紅梅插嘴,一副被人“玩弄”了的表情。
“你閉嘴,一個嘉賓還那麼多話——再說我轟你下臺啊!”蘇倚嗔她一句,才切入正題,說:“我們今天說的‘信、義、利’是墨家的概念……那麼,我們首先來問一下最小的,阮,你認為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信——是言必信,行必果。是墨家的行事準則。”
“義……”
這個,暖暖就說不好了……
待暖暖說完,夭芃芃便突然開口,插言:“信、義、利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統一的,一體三面,三位一體——信是以言出,以行果,即說話算話,言行一致,慎言慎行。
用一種通俗的說法來講,就是‘一口唾沫一個釘’,而這個信是宣於口,施於行而發乎於義的,義在哪裡呢?”
暖暖問:“在哪裡?”
“這裡……”
夭芃芃右臂一曲,食指、無名指、小拇指三根手指縮回去,只剩下張開的大拇指、中指,用中指輕輕的,在自己的雙.乳之間,輕輕一點——那是心的位置。她說:“義在這裡,義就在我們的心裡!”
“那利呢?”
“守心中之義,言必信,行必果,利自然便有了……”
這一句話聽著是那麼的“異想天開”。
一聽,便讓人感覺“異想天開”,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它的那種美好的願景,只能夠出現在人的幻想之中。而與墨家對立的儒家,則將“信”放在了“小人”的位置上——只有小人才守信!孔子就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而孟子亦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大人”是可以說話不算話的,想騙你就騙你,晃點你玩兒你都是可以的,只要合乎“義”。而關於儒家對於“信”的這種觀點,暖暖也是才從任紅梅的口中知道的!
以前,她也就知道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而已,現在才清楚……為何他們是那麼的無恥和沒有下限——
那真是“呵呵噠”!
而對墨家之“信、義、利”的觀點,任紅梅則推崇備至。
她言及此處,道:“信、義、利不是孤立的,要結合起來看……信,是義的外顯,利的基礎;利則又是信的根基,是義的源動力;義是利的昇華,是信的發端。心中有義,這個義是會外顯,成為你言行的外顯的,這種外顯,決定了你的結果。”
“這三個字的本身,是講的我們的內心、言行、秉性之間的關係。你心思黑暗,說出來的話就惡毒,獲得的惡意也就多——利,不一定是可見的利益,也可能是看不見的。比如別人對你是愛還是不屑一顧看不起,亦或者厭惡,恨不能把你塞糞坑裡……”她說的極快,連“糞坑”兩個字,都出來了。
“咳——”
蘇婉乾咳一聲,提醒她。
“對不起啊……剛才似乎說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任紅梅賣萌,吐舌頭,然後便繼續說:“我們來舉一些具體的例子。這個例子是真的,就是前不久的事情!一個人……嗯,已經被槍斃了,具體的名字我就不說了。他在公交車上……”
任紅梅講了個例子——就是上次那個在公交車上打司機,然後直接被拿下,以蓄意謀殺,進行恐怖活動的罪名被餵食了花生米的那個男人。
那個男人心中的“義”透過其“信”釋放出來,然後就得到了——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於是,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