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音樂盛典上不唱歌的,你們見過嗎?我也沒見過……”
一段話結束。
音樂聲響,淒涼、豪邁的二胡,錚錚然的古箏,喧囂卻寂寥的嗩吶,相互交織成一種硝煙、一種刀劍、一種死亡和戰場。暖暖閉上了眼睛,想象著那一種畫面,心境沉寂,她的手抓著話筒,很用力……
華夏沃土,吾族之根,浩浩歷史,天朝四賓,時於近古,西人猖獗,日人陰絕,橫行吾土,奴戮百姓,欲絕吾根裔,斷吾華夏魂,劉某以此告諸人!高官者、達人者、富貴者、貧賤者、凡有子嗣者、凡有家族宗祠者!
天下誰人無祖宗?天下誰人無姓名?天下誰人無後人?吾等今時人,逢五千年一遇之亂局,滅族之大禍,凡生於華夏,皆無無辜人,不欲祖宗蒙羞辱,不欲斷絕族傳承,不欲子孫無姓名,生作列國奴,似人實禽獸,吾等當犧牲!
華夏之不幸,吾等族人責,需當萬萬死,殺盡仇與寇,需當萬萬死,謝罪於祖宗,需當萬萬死,以死衛後人,需當萬萬死,以血換乾坤。
一篇《醒龍吟》,告之天下人,吾當先死矣,熱血鑄英魂。
寧為陰間鬼中雄,不作人世亂離人。
……
舊時詞篇,至於今日,其中的許多內容自顯得不合時宜。可這一篇《醒龍吟》中所蘊含的精神,卻是那麼的強烈、噴薄欲出。那一種精神、意志就藏在詞句中,交融在暖暖的聲音裡,如泣如訴,如一陣硝煙腥風。
它不豪邁,卻激昂;它不優美,卻鏗鏘;它不是刀劍,卻勝似刀劍;它不格律,卻是最好的詩篇……縱橫五千年,漢唐詩篇,宋詞元曲,無一有這樣的精神!無一篇詩中,竟有如此之血烈剛猛之精魂。
它有魂。
它不死。
她大聲的,頌著:“吾當先死矣,熱血鑄英魂”
一個英雄寫下了這一粗糙的詩篇而後慷慨赴死。
他的靈魂附著於詩上長留不去。
十三年的抗爭由此而始。
那一個“墨”的精神亦由此煥發生機――沉寂、蟄伏兩千多年之後,再一次煥發了自己的生機,用絕大的犧牲,換來今日之和平、幸福。暖暖頌著,她的心中,一遍一遍的被那種力量沖刷、感動,每一次都是那麼的酸楚,卻又有力量。
……
一曲《醒龍吟》罷。
暖暖默默不語。
臺下默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暖暖才是睜開眼睛,說:“謝謝大家。”她沒有說更多的話,因為已經不想說。當她在舞臺上,吟誦《醒龍吟》的時候,那種感覺卻是如此的不同――和在練功房中吟誦的感覺不同,更加感動,似乎置身於那一種精神意志的海洋。
你,就沐浴在其中,接受那種感動。
那是來著萬萬的感動。
“好,我們感謝阮的精彩表演……”主持人將現場拉回來,他說:“真的很精彩,不過我要說,《醒龍吟》也是歌,只是它是歌以詠志。沒想到,最後的一天,我們竟然會震撼於如此的結束……”
喜歡重生之火鳳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火鳳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