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弟你說,我以前算是混,有些不求上進。但現在我好歹也是當父親的人了,我也想靠著自己的力量賺錢養家,不想被街面上的人背後戳脊梁骨。家裡的生意我不想摻和,有大哥和二哥在,也用不著我。我只是折騰幾個小生意。這要求不過分吧?”
“可能夫人覺得五哥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害怕你被人騙吧?”孫維梁只好如此說話。
“說到這個,我這裡就更有話說了。”夏氏說道,“哪個是生下來就會做生意的?別個不說,他大哥和二哥,剛開始做生意那會,賠了多少?老爺說過什麼嗎?我們說過什麼嗎?現在好了,他們練出手了,便開始壓著我們,不讓我們插手生意了。
誰做生意都有個第一次。連第一次的機會都不給,這就說不過去了吧?都是老爺的兒子,沒見待遇差這麼大的。”
孫維梁苦笑,知道家族越大,內部的矛盾就越多。所以,孫維梁一直避免深入介入家族的事情。專心致志搞好自己的事就行。
沒想到,自己不去惹麻煩,麻煩主動找上門了。這事的內情孫維梁是清楚了。非要他給出個對錯意見,只能說,這要從哪個角度說起。
之前的孫家,家底厚實,當然不怕折騰。可現在的孫家,經過沙谷津一事的折騰,早就傷了元氣了。自然做事不如先前那麼大方了。
但站在五哥的角度看,他要求的確實不高,但家裡卻沒有滿足他,他有怨言,也是應該的。
這事放在孫維梁這裡,就不好辦了。畢竟,家裡的事,孫維梁也說了不算吶。
孫維梁知道五哥夫妻來找自己的意思,不過想著讓自己幫忙說話,讓夫人答應給五哥那五百貫本錢。
但孫維梁不願意在夫人面前張這個口。自己張了這個口,夫人又答應了,就相當於自己欠了夫人一個人情。人情債最是難還,孫維梁不願意欠人情債,更不願欠家裡的人情債。
但在孫家,夏氏對孫維梁一直很不錯,自己與五哥倒是沒多少往來。夏氏有事求到自己面前,自己還真難以拒絕。
如果錢不多,孫維梁寧可自己拿出來,讓孫維房去折騰。可五百貫對現在的孫維梁來說,還是天文數字,賣了身家也籌不出來。
這事就不好辦了。孫維梁有些為難。
“五哥要做石頭生意,我是從心底贊成的。我也認為,這是介入石頭生意的好時機,五哥的生意眼光很不錯。不知五哥的籌備上,除了錢,其他方面怎麼樣?店鋪,掌櫃、活計、店員、貨源、客戶什麼的,都有著落了嗎?”
孫維房訕笑,“等萬事俱備,得猴年馬月,先把攤子支起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嘛。”
孫維梁這下知道,孫維房現在離正式營業還差得遠。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掌櫃幫他經營,孫維梁相信,不出幾個月,孫維房就會賠個底兒掉。
“既然五哥來到我這裡,那就是看得起我。我沒什麼好說的,這本錢的事,我幫忙張羅。但醜話說到前面,這錢可不是給你的,是借給你的,需要寫借條。你如果到期不還,咱們畢竟是親兄弟,我也不能把你怎麼樣,你就跟著我,給我打三年工。要是以上這些你沒意見,咱們就這麼定了。”
孫維梁雖然還沒想到從哪裡籌這筆錢,但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辦到。實在不行,自己就去找折惟正好了。
孫維梁相信,只要給自己一年時間,自己肯定能賺足五百貫,自己換錢不是什麼問題。五哥那邊,孫維梁就沒想著他能按時還本付息,拉著他給自己做三年事,也算是鍛鍊他一把。
孫維房大喜,“你要這麼說,我倒期待著跟你做事呢。”
夏氏問道:“你有什麼門路弄到錢?”
“反正不會跟家裡要。夫人既然已經拒絕了你,我就不會再去找不痛快。——夫人拒絕我,我不高興;夫人答應我,你們不高興。既然是左右為難,還不如不找。”孫維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