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算下來,挖礦可比種地掙多了!”
“先幹上十天看看,真掙錢,我就把家裡幾個小子都拉過來。不算官裡的人頭也不要緊,只要能出力氣就行。”
“好主意,反正現在農閒,在家閒著也是閒著,還老是外面惹是生非的。來這裡好歹也能掙幾個子兒。”
……
安排好礦上生產的事,孫維梁又給崔氏和大哥寫信,讓他們想辦法大量採購火油和酸醋。
要提高產量,計件工資能夠提高礦工的積極性,改善工法,更能發生革命性的效果,產量甚至可以翻倍的往上漲。
單為了三成的提高指標,孫維梁沒必要做這麼多,只給礦工工錢一招就夠了。孫維梁想的更多,自己那“巡地母艦”要想開工,就得有足夠的鋼鐵。只有儘可能的提高產量,然後將鳳山鐵礦的經驗迅速推廣,才有可能滿足“巡地母艦”的鋼鐵需求。
府州要是有了“巡地母艦”,在孫維梁看來,就等若有了戰場不敗的護身符。畢竟是高出當世幾個量級的大殺器,與“原始”的騎兵對陣,還不是輕鬆碾壓?
如此一來,接下來的宋遼大戰,就算主戰場失利,府州一路也可高歌猛進。若真是如此,孫維梁推測,以後的歷史走向怕就不是自己熟悉的套路了。
但這些與孫維梁無關吶。孫維梁只知道,自己是要傍著折氏這棵大樹的。要保證折氏不倒,就得給折氏一兩件趁手的殺器,以確保戰場的勝利。
真要是出現萬一中的萬一,折氏稱王稱帝,那自己肯定就是開國元勳。雖然有些對不住漢人正統宋朝,卻也是無可奈何了。反正現在的宋太宗,還有後來的宋真宗,都不是孫維梁的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三天時間過去,公文準時送達鳳山鐵礦。孫維梁的身份總算落定。再不用擔心有人拿孫維梁的身份說事,搗亂。
孫維梁的新政也在這一天實施。所有人都關心著這一天下來,產量到底如何。孫維梁也難得的一天待在公所,與張正剛們對坐,喝茶消磨時間。
直到太陽落山,施衛東從外面連跑帶跳的進來,氣喘吁吁,舞動著手上的產量統計。
“登記在冊九十七組,當天完成一千三百多車礦石。比平日提高近一倍的產量!”
屋裡登時一團喜氣,人人都站起來,互相道喜。
“第一天大家幹勁足,以後就算降下來,比此前提高五成,毫無問題。”張正剛憑著經驗,很樂觀的給出了結論。
“這麼看來,我在帥府籤的三成提高量,還是保守了。”孫維梁笑道。
再過兩天,孫府送來了孫維梁一直翹首以盼的火油和酸醋。這讓孫維梁對孫家的辦事能力,刮目相看。
酸醋還好,只要有錢,總能買到一些。可這火油卻是稀罕物,是朝廷嚴格掌控的戰略品。民間根本沒有。就這般,孫家也能如數給孫維梁送來,可知孫家在府州的能量,果然不一般。
孫維梁當晚就召集所有官員和礦工代表,向他們灌輸新式開礦法。
第二天,新式挖礦法便大獲成功,將產量再提高一倍!下工的礦工普遍反映,制約他們進一步提高產量的,是馬車數量太少。
孫維梁這下放心了。只要準備充足的馬車,產量至少還能提高几成。看來一上來就加強甬道的防護是有必要的。馬車多了,錯車的風險自然也就加大。加固了防護欄杆,就能減少車禍。
孫維梁滿意了,下面的礦頭有意見了。前幾天統計的產量,礦工的收入已經超過他們的俸祿。只是看在礦工下工累成一灘爛泥,相比之下自己沒出什麼力,他們還能有個自我安慰。
但實施了新工法後,礦工的產量不但進一步提升,消耗的體力卻大大下降。往往下工回來,還生龍活虎的,恨不得接著幹夜班。
這下礦頭就有些不是滋味了。自己明明比他們地位高,掙的卻是人家的零頭。這是哪裡的道理!
不但礦頭有情緒,就連副礦監、礦監也有些坐不住。礦工掙錢實在太猛了。他們實在看著眼紅。
看著他們找上自己訴苦,孫維梁也有些無奈,說實話,孫維梁做出這個決策,是充分考慮到礦工的幹勁上來,產量能夠突飛猛進的。但孫維梁還是小看了他們的能量。工錢定的有些高,高到所有官員都有意見了。
喜歡公司開到北宋去請大家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