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明對眾弟兄道:“宋江自從鬧了江州,上山之後,皆託賴眾弟兄英雄扶助,立我為頭。”
“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員頭領,心中甚喜。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後,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
“縱有被擄之人,陷於縲,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
“從前兵刃到處,殺害生靈,無可禳謝。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
“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無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我欲行此一事,未知眾兄弟意下若何?”
眾頭領都稱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吳用便道:“先請公孫勝一清,主行醮事。然得令人下山,四遠邀請得道高士,就帶醮器赴寨。”
“仍使人收買一應香燭、紙馬、花、祭儀、素饌、淨食,併合用一應物件。”
商議選定四月十五日為始,七晝夜好事。
山寨廣施錢財,督並幹辦。
日期已近,向那忠義堂前,掛起長四首。
堂上紮縛三層高臺。
堂內鋪設七寶三清聖像。
兩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
堂外仍設監壇崔、盧、鄧、竇神將。
擺列已定,設放醮器齊備。
請到道眾,連公孫勝,共是四十九員。
是日晴明得好,天和氣朗,月白風清。
安千諾笑著,我陪他們這群人,從開始,到發展,再到頂峰,卻不可能伴他們永遠…
她感到,她活不了多久了…
也許,她真的馬上要回二十一世紀,重新做她的殺手,理工教授,水滸專家了…
可惜了,以後的日子不能伴著他們了…
也救不了他們了…
他們註定了命苦…
宋江、盧俊義為首,吳用與眾頭領為次拈香。
公孫勝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
與那四十八員道眾,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滿散:
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詞,奪聞天帝,每日三朝。
卻好至第七日,三更時分,公孫勝在虛皇壇第一層,眾道士在第二層,宋江等眾頭領在第三層,眾小頭目並將校都在壇下,眾皆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
是夜三更時候,只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眾人看時,直豎金盤,兩頭尖,中間闊,又喚做“天門開”,又喚做“天眼開”;
裡面毫光,射人眼目,雲彩繚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如栲栳之形,直滾下虛皇壇來。
那團火壇滾了一遭,竟鑽入正南地下去了。
此時天眼已合,眾道士下壇來。
宋江隨即叫人將鐵鍬鐵鋤頭,掘開泥土,跟尋火塊。